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让“三下乡”走进“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队伍开展产教科创研学活动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作者:倪宗裕 凃明锐

让“三下乡”走进“挑战杯”

—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队伍开展产教科创研学活动

让“三下乡”走进“挑战杯”,让“挑战杯”走出“象牙塔”。7月15日至7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和尾气处理效果差等难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实践,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基于尾气温差发电的脱硝降噪系统”资助,立足“挑战杯”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实践,赴中国环境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和中国民航大学第八届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交流营开展产教科创研学活动。

图1.团队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交流营

产教融合“三下乡”,科创协同“天更蓝”

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建设当中,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工作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朝气。7月15日团队成员前往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活动,秉持“走进企业、走进研发、走进生产、走进运营”的原则,带着项目去、带着问题访、带着技术谈。与公司总经理和工业废气工程技术人员洽谈公司发展和技术转型等业务,并在项目交流过程中接受指导、优化技术,了解市场,拓展视野。在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当中赋能“三下乡”,积极落实“双碳”行动。

图2.团队与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学习

图3.团队前往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图4.团队前往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依托“挑战杯”系列赛事,落实“两山论”实践要求

7月13至7月16日期间,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前往中国民航大学进行智能交通作品展示,与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效学生和老师探讨交流,深入探究智能交通协同交通尾气排放治理的关系与发展方式;同时,团队前往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参观,由驻馆志愿者讲解历届参赛获奖代表作品,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安徽创新馆的创新发展精神,虚心学习各类优秀的“挑战杯”参赛作品。

图5.团队前往中国民航大学展示智能交通尾气治理作品

图6.团队成员在智能交通交流营中汇报展示本项目

图7.“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志愿者为团队讲解优秀作品

图8.团队前往安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参观

聚焦环境事业发展,聚力尾气污染治理

7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奔赴中国环境谷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交流学习,深入探究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持续提升团队项目核心技术,聚集环境行业尾气污染治理领域。团队与中国环境谷和研究院技术人员深入交流,学习了安徽省环境类招商引资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原理,对进一步的项目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为团队节能减排降碳减污愿景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图9.团队前往中国环境谷参观学习

图10.技术人员向团队介绍招商引资企业优秀产品

图11.团队了解中国环境谷入驻公司和发展历史

图12.团队前往合肥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交流学习

走进环保一线,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环保事业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合肥名洋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洋环保”)以其创新精神和专业实力,再次成为业界焦点。7月15日,公司总经理周刚亲自接待了来自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双方在名洋环保的会议室里展开了一场关于工业废弃治理技术的深度对话。

周刚,这位环保领域的先行者,首先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名洋环保的发展历程和业务版图。自2014年成立以来,名洋环保始终秉承“绿色科技,守护蓝天”的宗旨,致力于环保设备的研发与推广,业务范围涵盖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保工程等多个领域,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交流会上,周刚针对团队成员提出的工业废弃治理技术研发问题,逐一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他透露,名洋环保近年来在技术研发上成果斐然,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发明专利的获得,正是公司创新实力的最好证明。

图1.公司经理向团队成员解答如今尾气治理难题

净流节源团队的成员们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听取了团队的汇报后,周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柴油车转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指导建议。他的真知灼见,无疑为团队的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交流,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碰撞,更是一次智慧的交融。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共同探讨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展望未来,名洋环保将继续发挥其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图2.团队成员与名洋环保公司经理合照

聚焦环境治理,做尾气污染治理者

2024年7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踏入了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环境谷。这里是环境科技创新的摇篮,汇聚了众多环境领域的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

团队一行首先参观了环境谷的核心区域,这里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环境科技成果。他们亲眼见证了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高效的污染处理技术以及绿色能源的应用,每一项技术都彰显着我国在环境治理领域的突破与进步。

在参观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环境谷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带领团队成员了解了企业在尾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固废处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这些前沿技术的直观展示,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对环境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为他们自身的项目研发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此外,团队还与谷内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了环境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些深入的交流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为他们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图3.团队前往环境谷参观学习

图4.环境谷研究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环境谷

在这场交流学习中,净流节源团队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坚定了在环境治理领域继续前行的信念。相信通过此次交流,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索科技前沿,聚力尾气治理难题

在探索中国环境谷的旅程之后,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的热情并未减退,他们紧接着来到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这片科研的沃土同样充满了期待与机遇。

研究院的参观之旅,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他们首先参观了研究院的实验室和科研设施,亲眼见证了各类高端仪器和设备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科研平台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研究院的引导下,团队参观了多个特色研究单元,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实验室、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室等。每个实验室都展示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独特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让团队成员们对环境治理的多维度解决方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图5.团队成员参观学习相关技术原理

此外,研究院的专家们为团队详细介绍了在研的重大科研项目和未来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尾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这些介绍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对研究院的科研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自身的学术探索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交流互动环节,净流节源团队与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就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双方分享了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心得体会,探讨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环境治理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事业。

此次参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不仅丰富了安徽理工大学净流节源团队的学术视野,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国内顶尖环境科研机构交流学习的机会。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为推动环境科学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6.团队成员在研究院前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品味土家美食,宣传特色文化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恩施州博物馆之旅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每一分经历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温暖你我,共同前行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支教中体味温暖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独属于我们的回忆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小孩子的童话世界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下的童真世界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三下乡进行曲(三)
另一边,手势舞排练也遭遇了小插曲。起初,孩子们对手势舞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逐渐褪去,部分孩子开始表现出厌倦情绪。为了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变换队形、增…
三下乡进行曲(二)
在简单的热身运动之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又能锻炼孩子们反应能力和协调性的小游戏,如“接力跑”、“袋鼠跳”等,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看着孩子们红扑扑…
三下乡进行曲(一)
7月19日,阳光温柔地洒落在东海岛的每一寸土地上,这已是我们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驻留的第九个日头。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日渐深入,我们的心与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纯真无邪的孩子们紧紧相连,每一天都充满…
晴天下的支教:知识与情谊同行
今天是我们支教的第五天,天气晴朗,我们像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先洗漱吃饭,然后到教室看着学生陆陆续续来到学校,维持班级秩序,清点本班人数,进行早读默写,今天的精彩生活从此刻开始。上午,四年级有语文、…
二师学子三下乡:卷卷自成,添笔作画
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马晓艳)小小手工,又成一片乐趣。7月19日下午,为了丰富孩子们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增加对绘画种类的了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流潭社区给孩子们…
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落实强国战略
伴随着夏日的阳光和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组成“志远”志愿服务队,近日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马桥镇曾铺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的调…
三下乡之训练总结
在朗诵节目的排练过程中,虽然中途由另一位老师暂时接过了指导的接力棒,但当我最终去验收成果时,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小朋友们在两位老师的共同引领下,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默契。他们…
青鸟联农实践团助力源泉镇猕猴桃产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源泉镇,7月19日——随着夏日的阳光洒满这片肥沃的土地,山东理工大学的青鸟联农实践团深入源泉镇,参与了意义深远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亲身体验了猕猴桃的种植过程,更见证了这一产业如何…
传承非遗薪火,谱写振兴新篇
富池“三月三”,作为富池镇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拥有厚重的历史,在2011年被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探路者”实践队抱着学习的态度前去拜访市级非物传承人柯爱玉老师。见到柯老师…
匠心守传统,非遗映今朝
匠心守传统,非遗映今朝为了深入了解“三月三”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俗文化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7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探路者实践队前往阳新县富池镇,拜访了富池三月三庙会传承人柯爱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