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团委”突击队在廉江市横山镇团委书记陈家豪的陪同下,前往横山镇南圩村的“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基地,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该项目的运营模式、成效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同时探索如何借助科技力量为乡村农业振兴贡献力量。
(横山镇南圩村的“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基地)
南圩村的“稻渔共生”项目示范基地,以其独特的“蛙-稻”共生种植模式,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生态循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通过青蛙与水稻的相互依存,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提高了水稻品质,同时也为农户带来了额外的养殖收入。然而,随着项目的深入发展,养蛙技术过度依赖人工经验的困境逐渐显现。
针对这一问题,“法政团委”突击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详细了解项目现状,积极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蛙类养殖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实现蛙类养殖的精准投喂与智能捕捞,从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还将为“稻渔共生”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推动其向更加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
(队员们进行实地考察)
(队员们记录相关的信息)
(队员们与相关负责人共同观看基地的宣传片)
本次调研,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团委”突击队深入廉江市横山镇南圩村的“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基地,较全面深入了解了项目的运营模式与成效,积极展望科技助力农业的未来,提出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思路,助力推动项目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撰文/林春龙
图片/林春龙
初审/叶颖芊
终审/赵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6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