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佳“偶”匠心突击队专访篇 | 技艺千秋·戏脉相承——朱梦超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佳“偶”匠心突击

技艺千秋

戏脉相承

2024年7月16日,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赴高州市大井镇大井中心学校观看木偶戏演出并对朱梦超先生进行了专访。

人物简介

国家非遗项目高州木偶戏非遗传承人,他自幼受粤剧熏陶,2006年起随父接触高州木偶戏,后于2011年正式学艺,2015年至今,以原创《新嫦娥奔月》获央视及省级金奖。现为高州木偶传习所成员,他融合木偶粤剧与多种艺术形式,如《巴比伦河》引入非洲舞蹈,创新吸引年轻观众,期待木偶戏能走向世界,展现其独特艺术魅力。

人物专访

佳“偶‘匠心突击队:您从何时开始接触并学习高州木偶戏?

朱梦超师傅:我从小在粤剧家庭长大,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与粤剧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我父亲在高州市粤剧团退休,回到高州木偶戏传习所的前身高州市木偶粤剧团做演员,当时我跟着我的父亲去到木偶剧团演出,那时我才开始接触高州木偶戏。到2011年才真正拜师学习,一直到2015年拥有自己的原创剧目上台演出。2022年8月,我有幸考入了高州市木偶传习所,成为其中一员,在传承木偶戏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佳“偶‘匠心突击队:您认为高州木偶戏有哪些独特之处?

朱梦超师傅:高州木偶戏独特之处在于其语言与音乐的融合。小班和中班多以高州方言、山歌及小调演唱,而大班则专注于广东粤剧的演绎,这种地域特色与戏剧传统的结合,是高州木偶戏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标志。

佳“偶‘匠心突击队:在传承高州木偶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朱梦超师傅:在传承高州木偶戏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观众群体的老龄化与年轻观众吸引力的不足。为应对此挑战,我们致力于创新剧目,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尽管演员培养相对容易,但培养观众群体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佳“偶‘匠心突击队: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的?

朱梦超师傅:我们通过创作多样化的节目,例如《新嫦娥奔月》在保留传统木偶戏精髓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增强了观赏性和艺术性。此外,我们还尝试将少数民族文化、软体木偶等创新元素融入表演,使木偶戏更加生动传神,贴近观众。

佳“偶‘匠心突击队:您能描述一下木偶戏的表演流程吗?需要做什么准备?

朱梦超师傅:木偶戏的表演流程相对简洁,主要包括妆容、服装及木偶的准备。演出时,演员换上与木偶相配的表演妆容、服装,全力以赴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我们还增设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木偶,加深了解与喜爱。

佳“偶‘匠心突击队:我们在《巴比伦河》、《贡荔飘香》、《川粤情》等多个剧目中都能看到您外甥女的身影。随着时代的发展,您认为高州木偶戏需要进行哪些创新和发展,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学习?

朱梦超师傅: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州木偶戏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年轻观众。我近期创作的作品《贡荔飘香》、《巴比伦河》等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剧目,以及人偶合演等新颖形式,探索木偶戏的新发展路径。当我表演时,我会想到我的外甥女,她从小就学舞蹈并且有比较扎实的舞蹈功底,她和我在各个角色和舞蹈的配合中都能恰到好处,所以我认为也应该注重从身边的小朋友抓起,尽早培养年轻一代对木偶戏的兴趣与热爱。

佳“偶‘匠心突击队:对于高州木偶戏的未来,您有哪些期待和展望?

对于高州木偶戏的未来,我充满期待。我们将继续保持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将更多优秀剧目带向国内外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高州木偶戏。同时,我们也相信在前辈与后人的共同努力下,木偶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佳“偶‘匠心突击队:您有什么想对那些对木偶戏感兴趣的人说的吗?

朱梦超师傅:我诚挚邀请所有对木偶戏感兴趣的朋友来到高州、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亲身体验木偶戏的魅力。我们也期待将高州木偶戏带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感受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艺术之美。

总结

朱梦超作为一名高州木偶传习所大班的演员,专注于木偶粤剧的演绎,并辅以儿童剧与音乐剧元素,丰富表演形式。未来,他将继续平衡传统与创新,将高州木偶戏带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关注并学习木偶戏,共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专访回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5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普”音盛夏,“乡”得益彰——推普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仍然有待提高。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也制约…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手绘出祖国江山,用脚丈量祖国大地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句诗仿佛是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们的“三下乡”之旅量身定做的。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向往,踏上了这段特殊的旅程。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学子…
一师学子三下乡:花开新时代,育人向未来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谭炜周敏)7月13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调研组有幸采访到花桥联合学校阳校长。在采访前,阳校长对志愿者在花桥开展的工作表达肯定和感谢,并再…
湖北学子三下乡:在趣味活动中挖掘成语的魅力
在炎炎夏日的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子们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他们带着知识和热情,来到了孝感市云梦县下辛店中学,为这里的希望家园留守儿童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语学习活动。这不仅是一次简…
湖北学子三下乡:红船青年齐声颂,共绘未来锦绣图
在湖北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红船青年,他们承载着历史的使命,传承着红色基因。在这个炎炎夏日,他们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红船青年们带着满腔热…
快乐童心,一同成长
当一盏灯的光芒渗透文字,映照在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上,便有了快乐人生的种子。在这个被我们称为“快乐人生三句话”与“快乐集体有我在”的课堂中,我想告诉小朋友们的是,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
湖北学子三下乡:诗书传风韵,墨香润童年
大学生网报宜都6月17日电(通讯员欧阳飘雅)为开阔学生视野,营造浓厚的诗词氛围,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蜀风楚韵,宜志宜愿”志愿服务队于宜都市陆城八字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人文课。在…
一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守护幼苗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谭炜周敏)花桥镇,地处衡阳市东部,东与衡东县南湾乡接壤,南与冠市镇为邻,西连洪山镇、铁丝塘镇,北接川口乡,行政区域面积238.5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花桥镇户籍人口有60804人。位于偏…
二师学子三下乡:红色教育展风采,手势舞中颂祖国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彭盼)为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孩子们的民族精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在仙桃刘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节以手势舞为主…
湖北学子“三下乡”:红船青年勇当先,共绘未来幸福图
随着夏日的热浪滚滚,湖北学子们怀揣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他们带着知识、技能和关爱,深入乡村,为那里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红船青年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