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显,虫鸣鸟啼。“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朗朗书声话秋分,以引地理奥妙生。为更好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科教兴国为导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7月13日,寄料镇徐庄小学三年级在伯藜支教团秋分老师的带领下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走进了妙趣横生的地理课堂。
图为秋分老师进行地理知识讲解。通讯员安瑶供图
课程伊始,秋分老师以自我介绍引出中华优秀传统二十四节气,在提问式话语中调动着学生课堂参与度,“秋分的‘秋’是节气歌中的哪一个字?”引发思考,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熟知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的同时,坚定了文化自信。接着从地理视角出发,以“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的古老智慧为源,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秋分节气的由来及其在地理学上的意义,让学生们在理解昼夜平分、寒暑交替的自然现象中,感受到了节气的精妙与自然的和谐,并引出成语“平分秋色”的含义,课堂氛围也在一问一答中逐渐升温。
图为对秋分节气习俗进行讲解。通讯员安瑶供图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秋分老师以“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为引,讲解了秋分节气的天文背景与地理意义,旨在拓展乡村孩子的综合素养。为拉近学生与节气特征和理论知识的距离,秋分老师着眼日常生活现象,运用形象的比喻,向孩子们介绍了秋分三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面对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秋分老师设计“组词接龙”的形式,通过组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克服难关,使晦涩难懂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动,易于接受。
课堂中还穿插了秋分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和相关诗词的赏析,让孩子在感受节气之美的同时,去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课程,不仅加深了对传统节气的认识,更激发了对地理学科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图为三年级学生地理课堂表现。通讯员安瑶供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备力量建设持续进行,萤烛末光的汇聚终能与日月争辉。此次秋分节气地理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它让孩子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更在文化的浸润中,培养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寄料镇徐庄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在地理的广阔天地中,绘就属于自己的斑斓秋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对传统节气和地理知识的学习,相信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关于文化自信、探索自然的种子,任时光流淌,静待花开,扎根结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