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沙湖环保志愿队赴贵州开展土壤碳储量专项调研
通讯员:曹升炀 赵俊洋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更好发挥高校公益环保类学生组织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7月6日至10日,湖北大学沙湖环保志愿队先后前往贵州赤水丹霞、安顺黄果树大瀑布、毕节阿西里西大草原三地开展土壤碳储量专项调研。
一、“志在千里,始于足下”——调研团队启程
碳储量是指在某时间点的一定区域范围内碳库中现存的碳总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壤碳储量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影响。贵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土壤碳储量的研究对于区域乃至全国的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沙湖环保志愿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杨予静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调研地域内三个典型区域:赤水丹霞、黄果树大瀑布、阿西里西大草原,并围绕三地开展贵州土壤碳储量调研。
图为调研团队在赤水丹霞、黄果树大瀑布、阿西里西大草原合影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本次沙湖环保志愿队来到贵州这片美丽的土地,赤水丹霞如诗如画,黄果树大瀑布气势磅礴,阿西里西大草原一望无际,三处调研地点都各具特色,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进一步提升了环保意识。
二、“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调研实践过程
“为什么赤水丹霞的土是红色的呀?”“黄果树瀑布的地貌是不是贵州独有景象呀……”调研团队一路走来,了解到部分游客对当地土质、地形地貌充满疑惑,基于此情况,团队成员自发地利用专业知识,向游客普及三地的地形地貌相关知识,传递环保理念。
调研团队根据人为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采样点,科学规划调研路线,采集过程中参照专业规范,对每个实践地点展开土壤和植物取样,记录各采样地的地理坐标,并观察、记录周边植被特征,在土壤采集过程中一直保持土壤采样点均匀分布、采集深度一致,且尽可能地覆盖全部范围,使采集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记录样品信息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贺振威“地图取点”和路线规划
三、“积微成著,厚积薄发”——调研成果与展望
目前,团队在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掌握了调研区域的土壤碳储量水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今年八月中旬,团队将利用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验室,对采集样品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实验,以“实验”验证“实践”,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当地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
本次调研团队队长曹升炀表示,团队成员将继续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平台,持续深入开展土壤碳储量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30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