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鄂州市鄂城鄂州雕花剪纸传习所学习鄂州雕花剪纸技艺。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而雕花剪纸是湖北民间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也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以武汉、孝感、鄂州三大地区为中心圈,围绕世界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
图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小琴老师为拾遗志愿服务队讲解中国剪纸。 黄宗斌 供图
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有剪纸的习俗,到了明代,剪纸艺术渐趋成熟并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清代,又出现了雕花——用小刀镂刻的技艺,于是就诞生了雕花剪纸这门包含着“剪”和“雕”两种方式的工艺手法。
鄂州民间雕花剪纸坐落在荆楚大地之上,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包括信仰崇拜、婚嫁丧葬、岁时节日、祭祀等多个方面。其拥有匀称的构图及丰富的想象力;刀剪并施,风格细致、传神,且善于将剪纸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的融合为一体。同时,鄂州雕花剪纸发展历史悠久,早年的《武昌县志》(鄂州原名武昌,鄂州市原为武昌县)就有清光绪年间雕花剪纸的记载。
从南北朝开始,鄂州就流行剪纸艺术,清末、民国及建国后,鄂州成为花样剪纸的发源地之一。到1885年时,鄂州本地便开始形成了专门从事经营雕花剪纸的行业,并有带徒传艺的工作;“鄂城县花样公会”于1935年在樊口成立,至此,民间艺人们开始以手工艺买卖自给自足。
鄂州雕花剪纸是湖北地方民俗的重要载体,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示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些雕花剪纸主要包括帽花、鞋花、拖鞋花、袜底花、扣带花、背心花、兜花、围涎花、枕头花、帐沿花等品种。
雕花剪纸,顾名思义,是以“剪”和“雕”两种工艺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剪花,是用普通剪刀制作而成;雕花,是将纸放在蜡盘上用小刀刻镂而成,由雕花艺人使用一把斜口凿,在原样下重叠一、二十层纸,摆在蜡板上刻制而成。
鄂州雕花剪纸制作花样的主要工具有剪刀,刻刀,纸张,蜡盘等。由于花样的外沿和中间很多镂空的地方都是用剪刀剪制而成,所以剪刀是必不可少的技艺工具,相比之下,刻刀更适合处理精细的部分。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成员实践刻刀刻纸技艺。 容菲 供图
与普通剪纸不同,鄂州雕花剪纸大多数是采用刀剪并施的方法。一是剪,二是用刀刻。运用刻刀的特点,可以刻得精细,出产量也高。刻刀,大小有十多种,有斜刀、平刀、尖刀,也有弧口刀等。创制过程中刀剪俱用,完成的作品构图匀称,风格流畅细腻、生动传神,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
剪纸与刻纸的区别在于,剪纸的图形偏抽象(民间),并且在比例、透视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讲究;而刻纸图形偏象形(具体、逼真),用刻刀比较灵活方便。
鄂州民间雕花剪纸从图案构成的形式上,可大致分为三大类:适合性样式构图、律动感造型构图和浪漫的时空观与装饰图案化构图。
在题材表现上,鄂州雕花剪纸还赋有文字性、历史性等。鄂州雕花剪纸的元素又包含了革命烈士人像、中国领袖人以及中华民国的标志等,基本表达的意思是缅怀先烈和记录历史。其中还运用到了“破工”手艺,使得刻剪而成的画面显得不那么死板生硬,起连接作用。整个画面当中,存在许多连接的部分,不会出现中断,这便是剪纸与绘画的区别,也是剪纸的特点之一。其次,鄂州雕花剪纸在色彩上,大体可分为三种颜色:白、红、黑。而剪纸的技法基本分为三类:剪(刀)、刻(刀)、(手)撕。剪纸最开始是剪影,后来延伸出镂空。
鄂州雕花剪纸作为传统的艺术工艺,包括其深刻的哲学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钻研,近年来,鄂州雕花剪纸艺人年事已高,健在者寥寥无几。雕花剪纸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日渐凋零,几近失传,艺人们需要努力寻找新的传承方式和创新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鄂州雕花剪纸这门艺术,让它在新时代得到更有效的发展与传承。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一次实践课结束与曹小琴老师合影。 王曼昕 供图
作者:黄宗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17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