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星:做从0到1的开拓者
生命长河,创造无限;游戏人生,重在体验。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如同一张白纸,底色为空白,绘制生命色彩的画笔在每个人手中,想要怎样的人生,全凭个人的选择与努力。对王吉星来说,“做创造性的工作,过不设限的人生”既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从事财经工作以来一直坚守的初心。
(图1 王吉星艺术照)
创造:自我的工作选择
2019年本科毕业,在周围同学一窝蜂地选择考研考公时,王吉星毅然决然选择直接就业。当时恰逢主流媒体融合改革之际,再加上本科学习财经新闻的特殊经历,王吉星顺利入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客户端,成为了云听第一任的财经频道运营编辑。但在这个万人向往的岗位上,王吉星并未迷失自己,他还是秉持着做创造性的工作的初心,因此过了不久,他就选择了辞职。
2020年底,他来到北京广播电视台旗下《北京时间》栏目,成为了一名财经记者。在采访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声音好听,再加上本科期间专业知识学得又不错,所以在旁人眼中,财经记者是很适合他的一个职业,可他自己仍旧辞职了。
2022年,王吉星回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做财经节目的主创。用他的话来说,主创的工作,不再以“记者”或者“编辑”等固定标签分类,而是会视情况成为记者、编辑、主持、编导、甚至是剪辑师、设计师等任何角色,这样的工作性质正符合他一直追求的创造性工作,一直到现在,他都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光亮。
这样看似一波三折的就业经历,问及原因,王吉星笑着说“我始终认为,0到1的塑造,比1到99的锦上添花更吸引我。”在采访过程中,王吉星数次提到这句话,也正是这样一句话,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迎难而上,勇于创新。
(图2 王吉星工作现场)
学习:自我的成功秘诀
比起做普通的媒体人,王吉星认为,做财经工作者付出的要更多。在问及做财经记者这份工作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他肯定地回答道:“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度。”财经记者甚至是财经类媒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产业类,如食品、医药、房产、旅游、能源、IT、家电、汽车、文旅等;金融类又分股票、债券、银行、基金、保险、期货等。这份工作条线很多、分类很多,一定程度上彼此之间又互相交叉,由此也就为它设置了较高的从业门槛。在这样大的压力之下,王吉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有一次,台里让他去采访一个保险行业的专家,此前,他对于这个行业一问三不知,为了顺利完成这次采访,他先是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查询到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课程最知名,便报名了他们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花了两周的时间学完了保险相关的大概的知识,他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他在采访时才胸有成竹,从专家那里获取了最多的有用信息。
也正是因为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态度,他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贵人”。比如,他提到的其中两位帮助过他的人,一位是同为财经记者的同事,教给他许多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经验;另一位是与他同组的主持人,她通过自身努力学习金融知识,考取了基金从业资格证,为王吉星提供了许多学习的经验与资源。
提及自己为什么永葆学习之心,王吉星说:“做媒体人,一定要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才会在媒体转型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竞争力,有立足之地。”
(图3 王吉星工作照片)
踏实:自我的信念塑造
王吉星在创造性工作的道路上一直怀揣的信念就是——踏实。因为处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它是一个国家级广播电视台,定位具有强大的引领力、传播力和国际国内影响力,发出的是党的声音、国家的声音,所以王吉星日常会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人。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良言论,时刻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是他的自我修养,同时,密切关注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思想、重要指示,以其塑造自我的职业道德。
谈及他的工作成就,王吉星也秉持踏实做好每一步的态度。他说:“我不把获奖或者获得什么荣誉作为成就看待,我更在意的是这个从0到1探索的过程。”比如,他联合北京金融法院推出吃螃蟹的融媒体节目,获得了北京金融法院的感谢信;他策划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融媒体传播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反馈。这些,他看重的都不是结果,而是一砖一瓦垒砌起来的过程。
(图4 王吉星日常生活照)
眼前的成就是暂时的,工作也是暂时的,但王吉星想要创造,想要做开拓者的决心是永恒的。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也会积极尝试,让学习与踏实作为人生的注脚,做自我人生的开拓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56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