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剔透光影 织光绘墨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马卓越 丁加苗 胡晴 席妍妍 张恒

剔透光影 织光绘墨

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

透过薄如蝉翼的帐纱

勾勒出一片绮美与华丽

承载着匠人对传统纱灯手艺的眷恋

“纱灯笼皓魂,宣纸载烟云。徽墨文房宝,潜簟凝寒冰。折扇青阳好,巢鱼席上珍。怀榴镶醉玉,祁茶天下闻。”《安徽省志》八宝歌中第一句说的便是剔墨纱灯,皖地八大特产之一。

剔墨纱灯,是宫灯的一种,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300余年历史,是一种古老传统手工艺。纱灯制作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由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多项工艺制成。灯壁四周镶罩纱绢,选用薄似蝉翼丝质绢纱作画,绘以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形象,运用独特的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所制的灯具十分精美。

图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讲述剔墨纱灯的历史

溯 源 千 年 的 文 化

起 源

相传剔墨纱灯起源于1104年,北宋书画家米芾就任无为军知州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于是在当地留下了放灯、赏灯、制灯、画灯的习俗。

至清康熙年间,知名画师蔡竹田等人考虑到灯面上所用的玻璃稀有难以获得、纸张容易破损、布面不透光皆而摒弃,于是选用丝质绢纱作为灯笼壁面而在上面作画,同时首创“剔墨”技法。他们改进了传统的手法,使之更具地方特色。

图为《安徽八宝歌》中介绍剔墨纱灯的诗句

发 展

剔墨纱灯的工艺成熟于清嘉庆年间,鼎盛时期制灯的作坊多达30余家,有近百个品种,年产量达万余。

1894年,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操办60寿辰,特派统领官专程来无为征选纱灯。“万寿庆典”宫殿内外处处纱灯高悬,观赏者无不称奇,因此无为的剔墨纱灯被誉为“宫灯”, 自此无为剔墨纱灯名声大振。

在国庆10周年期间,无为纱灯高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展示出一方的风采。

图为记载剔墨纱灯历史的古书

困 境

后来,民间工艺遭到破坏,剔墨纱灯的传承也遇到困境。

1984年,文化部门为抢救这一无形文化遗产,广泛召集流散在社会的画师、工匠,深入挖掘“剔墨纱灯”工艺秘诀,并恢复生产。但由于纱灯全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费工费时,价格太高,导致纱灯滞销,后来不得不再度停产。

直到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需要寻找无为的剔墨纱灯,当时将无为寻了个遍,也未能找到一个完整的剔墨纱灯。

图为无为市博物馆介绍剔墨纱灯的历史

传 承

朱晓钟,自幼喜爱工艺美术,在无为文化部门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工作。1984年开始学习制造剔墨纱灯,后来由于工厂停产而中止。2004年为了找回即将消逝的传统工艺,朱晓钟一边回忆一边制作,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他独自创作的一对剔墨纱灯终于完成,使得无为纱灯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下来。

在文化部门与传承人朱晓钟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12月,剔墨纱灯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在中国首届非遗大展中荣获金奖。2013年,剔墨纱灯被选送至中南海珍藏。

图为朱晓钟讲述他与剔墨纱灯的故事

制 作 技 艺

无为剔墨纱灯由两部分构成

灯架

灯架:剔墨纱形状一般为六角和四方型。用紫檀、红木、槠树、红椿等坚硬木材为材料,以精致的木工、雕工、漆工制成。制作之先,严格按图纸制成框架,其框架还可自行折叠。灯架的外缘,雕刻成立体的龙头凤头,中间配以卷草图状的“花牙”,下刻象鼻或虎角,底部缀以金黄或大红色的须穗,一般刷以红棕色面漆,显得沉稳、高雅。整体造型别致,结构比例匀称,雕刻精美,结构牢固,用榫槽连接,能自如拆卸,便于收藏和携带,可历经数年反复使用。

图为剔墨纱灯的灯面人物彩绘

灯面

灯面:剔墨纱的灯面采用优质绢纱,经剔墨处理后薄如蝉翼。再绘以绘以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形象,所绘形象四周留空,当夜晚点明灯烛后通体透亮,仿佛悬浮于纱面而独立存在。特别是所绘人物,随着烛光摇曳,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纱灯彩绘的内容多选取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神话传奇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内容,工艺上乘者,还绘制水浒、三国、红楼梦、西厢记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以期在观赏时,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纱灯所绘层次分明、形神兼备,在点上蜡烛之后,纱灯通体透亮,视觉效果极佳。

剔 墨 绘 画

1.帐纱:选择洁白、平整、细腻的纱帐在画框之上。

2.描搞:选择合适的线描稿,用铅笔或勾线笔描绘到纱上。

3.剔墨:将画面以外的部分用墨剔除,墨色要均匀。

4.上胶:画面部分正面涂上粘性好,透明度高的胶。

5.上底色:用国画白色颜料在画面反面涂一层,颜色要均匀。

6.勾线:将线稿重新用墨勾勒一遍,要保持线条清晰流畅。

7.染色:用中国画颜料根据画面内容上色,运用工笔画绘画形式多次晕染。

8.调整:处理画面细节,将画面协调工整,最后盖上印章。

9.组装:将画好的灯框组装到主框架上。

10.装饰:用编织精美的中国结或须穗挂在灯架的龙嘴处进行装饰,这样更显剔墨纱灯的飘逸雅致。

图为剔墨纱灯非遗社团课同学们制作场景

图为吕梦婕进行纱灯制作最后一步——装饰

“非遗+美育”纱灯文化课

吕梦婕,朱晓钟培养的剔墨纱灯传承人,现任芜湖鸠江区汤沟镇汤沟中学美术教师,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愿意学习并传承剔墨纱灯,她把非遗剔墨纱灯引进校园,创办了剔墨纱灯艺术工作坊,并开设了芜湖市汤沟中学剔墨纱灯艺术社团,采用“非遗+美育”的形式,讲述文化薪火相传的故事。

在工作坊中,吕梦婕老师实地为同学们展示了成品的剔墨纱灯,并仔细讲解了从仗纱、剔墨到勾线、着色、晕染等工笔绘画步骤。在课上,同学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剔墨纱灯的制作技巧,还可以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寓意。通过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良,每一盏纱灯都充满了现代气息,同时又不失古典韵味。

图为社团课上吕梦婕指导同学制作纱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吕梦婕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加强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各类文化展演和宣传课,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

图为吕梦婕讲述她和剔墨纱灯的故事

传 承 与 创 新

剔墨纱灯,承载着中国的古老工艺与文化精髓,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典雅的外观,在传统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的剔墨纱灯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题材为设计元素,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人们也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工艺之中,使得剔墨纱灯既有古典之美,又不失时尚气息。

剔墨纱灯是中国古代工艺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盏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象征。未来中国青年也将继续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青春的磅礴力量!

图为朱晓钟传授吕梦婕制作剔墨纱灯技艺

图为汤沟中学同学剔墨纱灯作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50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路漫修远,吾将上下求索

在我们的云端驻校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大家奋力学习,努力拼搏的身影。“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3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了著名的“天问”,屈原的一生自……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及时勉励,岁月不待人

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太阳是和煦温暖而充满朝气的。在我们的云端住校活动里也有这样的一群小太阳。在课堂上他们积极举手发言,在课堂外他们主动完成作业。他们就是在我们云端驻……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云端住校里,这些孩子能学习到的并不只有实用的英语学习技巧和英语知识,他们更能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据《易经·象传上·坤解释道坤象征着大地,君子应效法大……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在云端驻校的这十几天的日子里,我真的见到了太多努力的证明。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大家也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在云端驻校的学习也更为显得珍贵。在每一个学习的日子里,他……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梦为马,不负韶华

作为线上宣传组的成员,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和宣传大家在线上三下乡活动——云端驻校的活跃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们活跃的表现,老师们热情而细心的教学,让我感受到青春别样的魅力。我们……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今朝筑梦,今朝圆梦

炎炎夏日,微风习习。在通讯的电波中,我们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千里万里之外;在光速的飞驰中,我们的知识在蓝天下被传递。在这次的线上三下乡活动中,我做的是宣传部分的工作。内容就是要…… 马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国家公园展风貌,科普宣讲启新程

2025年3月27日,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洛阳市郑州路图书馆举办了“国家公园展风貌,科普宣讲启新程”志愿活动…

江苏海洋大学“智幽先锋”公益团队携手连云港二院 共筑幽门螺杆菌防治新防

为提升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意识,推动个性化医疗服务落地,近日,由江苏海洋大学学生组成的“智幽先锋”公益团队走进连云…

我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组织试讲活动

(通讯员李观平凤馨)为提升实习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夯实专业素养,做好正式授课准备,3月24日下午长雅中学实习队针对八年级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点亮童心火种,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淬取历史精髓,铸魂芳华青春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最新发布

合力清理晒湖,共创洁净社区
4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了十名志愿者在武昌区晒湖社区街道顺利开展了废弃物品回收及垃圾清理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晒湖社区居民楼的废旧物品和…
跨校赋能,共研共进: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赴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跨校交
千年景德镇,一品瓷都情。4月17日,平顶山学院师生赴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共同开展学生组织跨校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两校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学生组织发展与服务的新思路。座谈中,…
访古韵悠长地,探千年说书魂——说书新坊团队赴陕北绥德进行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陕北说书,是第一批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特色曲艺,具有极高的…
校园里的爱心传递:下寝收书与摆点送书志愿活动
2024年4月12日至4月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团联合各学院青年志愿团于湖南科技大学开展了四月“书乡”系列之纸墨新生活动。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商学院学工办…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这个现代科技的奇迹,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像一张巨大的网,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信息与人。互联网的普及,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互联网的优点众多。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信息…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2021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团支部开展“书香飘
2021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团支部开展“书香飘满地,绿意润童心”主题实践活动4月17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2021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团支部前往福州市梅峰小学开展以“书香飘满地,绿意润童心”为主题的环保知识宣…
天佑关注 | 我校天佑管乐团赴兰州财经大学开展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演
4月18日晚,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甘肃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演——兰州交通大学管乐团音乐会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兴隆讲堂举行。音乐会由兰州交通大学天佑管乐团承演。兰州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万红…
我校天佑管乐团赴兰州财经大学开展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演
4月18日晚,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甘肃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演——兰州交通大学管乐团音乐会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兴隆讲堂举行。音乐会由兰州交通大学天佑管乐团承演。兰州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万红…
家庭团聚是心灵归港
记得那个温暖的夏日傍晚,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笑语盈盈,享受着凉爽的晚风。那一刻,所有的忙碌和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幸福和宁静。这就是家庭团聚的魅力,它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纷扰,…
“生态振兴——生态宜居,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学习生态振兴相关知识,2023年12月4日,我院青年红色宣讲团面向2021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