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高高的太行山脉,便是灵丘。汽笛嘶鸣,把我过于纷乱的思绪搅成一团,生成头脑里唯一的想法:故乡。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大同市,我并非生长于斯,却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已将这他乡当作故乡。2021年至2022年,我和六名伙伴一同在此支教,亲身经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的节点,用自己的双腿双手感受祖国母亲的脉搏。而今再次踏上这方土地,我的身份已不再是教师,而是一名带着实践调研任务的学生。
我们的社会实践聚焦灵丘县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体系建设,在团队成员充分收集教研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制作、推广课程包,采访一线教师学生等途径,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五育并举”。并研究生源、师资与少年宫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于本地义务教育水平提升的核心作用。
带着这样的任务,带着魂牵梦萦的眷恋,我重返这里。学校依然是记忆中的模样,在刺骨的寒风里坚毅地伫立,听着偶然传来的朗朗书声,我的心中不禁多了些期待。我走进熟悉的课堂,虽然课桌前的面孔已经改变,但孩子们眼神中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却一如既往。我告诉同学们,我也曾在这里教学、生活,也曾经有像他们一样可爱的学生,在言说的过程中,一条无形的纽带似乎已经在我们之间缓缓建立。于是我便开始对我们的少年宫课程进行介绍,无论是中国舞还是民俗文化,都得到了少年们的关注和欢迎。
我选择了民俗课程中的“少数民族建筑”一节进行试讲。无论是吊脚楼还是蒙古包,都牢固地凝结着民族文化,并给欣赏者美的体验。为了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讲授的同时,我指导学生使用竹片、木片等材料自己搭建建筑物,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建造房屋的建筑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节课短短45分钟,但在课后仍有不少学生拿着自己搭建的“城堡”兴奋地向我讲述在搭建时的想法。
灵丘县民风淳朴,崇山峻岭对这里的环境形成了一道保护墙,它保护着天然的生存环境与乡土气息,护佑着乡土文明与淳朴民风的种子。也正是基于对当地风物的这份尊重,我们想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前提下,为这里的发展带来内生动力。或许教育并不像产业经济那样能为区域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力量,但它却是一个地区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发展驱动力,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愿通过团队的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灵丘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更愿孩子们越过我们,向更高处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