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夏百年堂,传承千古之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张日尧

山东,作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的发源地,在岁月的变迁中流传下了众多古老技艺。“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来啃草,浪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遛三遭,魏家场里打个滚,至冬宰杀取其皮,制胶还得阴阳水。”这段民谣描写的是中药三宝之一——阿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今,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了解阿胶与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发扬阿胶文化,2024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瑰宝实践队抵达山东省济南市宏济堂阿胶博物馆进行调研学习。

宏济堂东流水阿胶专题博物馆位于宏济堂西号南北楼之间的地下展厅,展示了百余年历史的东流水阿胶的辉煌历史。宏济堂是中国最著名的中药老字号之一,它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济堂阿胶博物馆作为宏济堂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与技艺相结合,展出了丰富的阿胶制作工艺、历史文献、珍贵文物、生产设备等,让我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政府馆的照片,以及宏济堂创始人乐镜宇先生的珍贵遗物。这些遗物和历史文物,见证了宏济堂百年传承的历程和风雨沧桑。而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的阿胶,更是博物馆的珍贵宝藏之一。

阿胶是中国传统的滋补佳品,也是宏济堂的名优产品之一。博物馆展出了阿胶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历史演变。我亲眼目睹了阿胶的制作过程,从精选原料、手工熬制、冷却凝固,到晾晒干燥、包装运输,每一步都需要工匠的精细操作和时间的沉淀。

在宏济堂阿胶博物馆,我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力量。每一个文物、每一块阿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结晶。而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宏济堂阿胶能够传承百年,不断创新,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与快餐文化相比,我们更需要慢下来,体会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传承非遗和工匠精神,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去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让它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参观宏济堂阿胶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文化,更感受到了非遗和工匠精神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教育。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来这里参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非遗和工匠精神,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7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落实社区计划,践行青年使命
在华兴社区,一场以“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改善社区环境。经过长达两个月的积极筹备和精心实施,该社区的居民们纷纷…
惓惓思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的赓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
春水盈盈明暗花
铜锣敲响,身着浅色戏服,脚踏绣花鞋,手拿精巧竹篮,小旦粉墨登场。彩蝶头饰随着小旦的碎步飞舞。灯光的映射,让人只觉演员眼中有着漾漾春水,直叫人心暖。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采茶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开展2020年度走进新生宿舍谈心谈话活动
新学期,新开始。为抚慰同学们的思乡之情,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和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走进新生宿舍谈心谈话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郭峰、团委助理赵勇、院长助理徐连荣…
讲述文化的故事,传承文化的底蕴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非遗技艺因为缺乏市场需求而面临消失的风险。同时,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年龄偏高,年轻人兴趣较低,其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使得非遗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限制。非遗…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能动学院能源类2306团支部与离退休党委二总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3月1日下午,能源类2306团支部与离退休党委二总支部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共建活动。该活动由能源类2306团支部书记邓博唯主持,全体支部成员和离退休党委二总支部的老人参与。活动伊始,团支部的同学们为老年活…
非遗传承的河流,总要有人涉水而上
为了更直观地体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并传承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技艺,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加深对传统的认同,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化瑰宝实践队于1月23日前往湖南省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
“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山东省德州市德苑社区寒假社会实践
1月15日至1月28日期间,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上好“大思政课”的讲话,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德苑社区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社区服务以及管理工作。首先是社区清理和美化,由…
寒假“返家乡”|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好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中国青年网哈尔滨3月6日电(通讯员常明邦)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民情,感知社情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
希望小屋,同心筑梦|沂南青驼在行动
共建希望小屋,体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沂心同行队队员在青驼镇北村便民服务中心举办志愿活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支教队员的脸上,预示着新的一天支教生活的开始。迫不及待地走向北村便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