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汝城香火龙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黄杨康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技艺,持文化之火烛

为了探究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手工技艺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共15人,于威海,烟台,潍坊,郴州等多市,顺应新时代要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间手工的种类,民间手工的历史,民间手工的保护与传承等多个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出真知,切实感受汝城香火龙发展现状作为“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团的一名队员,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于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感悟颇深亦收获良多。在了解了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就开始进入具体实践阶段,走进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我们家乡郴州市的非遗技艺——汝城香火龙。

在汝城县,舞香火龙代表吉祥,是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象征,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汝城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和汝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元宵节当天除田庄村以外,韩田村、文市村等村庄也同时开展舞香火龙盛会。据了解,汝城正月初一至今已有50多个村庄舞香火龙,数量超过60条。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香火龙更是汝城人心中吉祥的象征。”在75岁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忠茂记忆中,舞香火龙是汝城最热闹的民间年俗活动,游龙途经之处,人群簇拥,沿途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点蜡烛、放鞭炮“接龙”,祈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一条香火龙需龙香几万支,密密麻麻,十分壮美,重可达两三千斤。”范忠茂告诉记者,不同于常见的舞龙,香火龙制作十分讲究,形神俱备,形象主要源于当地寺庙中关于龙的壁画和雕塑。村民腊月初开始准备稻草、南竹、香火等扎制香火龙,30多米的香火龙要10多人用时近1个月才能制作完成。

今年,汝城香火龙表演一场接一场,范忠茂也辗转各村传授技艺。让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香火龙。

“快看,那是我做的龙!”正月初六,汝城县马桥镇马桥村,16岁的朱雄飞看到光芒四射的香火龙飞舞,激动地喊道。从他面前经过的20米五拱香火龙,是他领衔制作的第一条香火龙。

为了让香火龙文化代代相传,汝城县开设“汝城香火龙”传承人培训班、开展“汝城香火龙”进校园等活动。传统年俗焕发活力,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数万根龙香,点亮了文化传承;上千斤稻草,编织着乡土情结。在这片红红火火中,举城同欢庆贺新春。

反思察问题,仔细思考汝城香火龙发展问题从这次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于像汝城香火龙一样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谓是迫在眉睫,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被机械制造替代,而无法替代的手工业,因为难度高成本高,流失了大量的劳动者和传承者,使得工商业和机械制造逐步对手工业进行取代。新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新思想新文化如火如茶,快节奏的发展使人们的关注点逐渐离开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民间手工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其自身的脆弱性,也使对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格外重要。还有关注群体多为老一辈,传承人也逐渐老龄化。随着老年人逐渐减少,渐渐对民间手工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影响。

感悟获新知,勇于保护与传承匠人之精神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都受益匪浅。首先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实践技巧与能力,同时通过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加强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更加外向。并且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不光要进行学习,更要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去真正践行出来。就像我们这次进行的民间手工技艺的实践,让我对于栖凤渡鱼粉更加了解,清楚了其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研团发挥的宣传等作用继续加强对于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学而知行”社区实践团队开展寒假实践工作动员部署会
2024年1月15日,山东大学文学院“学而知行”社区志愿服务团召开第一次工作部署会议,本次会议由社区志愿服务团团长宋文婷主持,社区志愿服务团全体团员参加会议。会议依托腾讯会议平台线上举行,旨在向团队成…
青年大学习强国队分赴六省市开展“重温红色历程”社会实践活动
为铭记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2月1日至23日,青年大学习强国队分赴山东青岛、湖北孝感等六省市开展“重温红色历程”社会实践活动。陈卓、王沁彬、罗恒、付强、王亦宁分别…
对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在中国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关系探讨
强国建设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努力和措施,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国家安全、发展繁荣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的目标。强国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通…
舞蹈鉴赏课程意义与舞蹈审美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舞蹈鉴赏课程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舞蹈鉴赏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实践环节等,导致学生缺…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技艺,持文化之火烛
大学生网报郴州2月8日电(通讯员黄杨康)龙舞(汝城香火龙)是湖南省汝城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历史上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俗活动,其形象主要来自汝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
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重温革命精神
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重温革命精神为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1月23日,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通过瞻仰革命旧址、重温革命…
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开展唐寨镇社区宣讲活动
为了提高群众对于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率,增强群众应对紧急突发状况的能力,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以大学生“2+4+8+N”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体系构建为目标,在2月23日于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唐…
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1月23日,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前往泉州德化瓷艺城、陶瓷街进行参观,欣赏和学习德化陶瓷独到之处。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全球陶瓷专业市场,由德化县政府出资重点打造,按国…
网瘾老龄化:“银发低头族”何去何从?
随着网络的深入普及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变化的影响,“网瘾老龄化”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减少老年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保障老年人健康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2024年1月15日至2月15日,“长缨小分队”大学生…
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开展德化豪鹏陶瓷生产车间学习活动
1月24日,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前往泉州德化豪鹏陶瓷进行生产车间的参观,与志愿者共同开展关于德化陶瓷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学习活动。豪鹏陶瓷是一家将自动化技术和人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