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目标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中首次被提出,距今已有35年。同时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扩招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后勤保障能力不足,仅靠政府投入和扩大后勤职工队伍难以解决这一难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决策,倡导通过企业投资、学校融资等方式进行学生公寓和后勤服务设施建设。2000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中要求:“要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供给,建立新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且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明确表明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成为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唯一仅有的中央指示性文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食堂这一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建筑类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己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供学生吃饭的地方,而是成为校园中的一处重要的交往交流的平台,是集餐饮、交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体,积极发挥其“育人”的作用。餐饮交往在学校教育中己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的餐饮活动是最频繁的交往活动,因此,如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交往需求,体现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如何创造出一个优美、舒适的新型大学生饮食空间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食堂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7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