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返家乡,逐梦建新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仉世豪

青春返家乡,弘扬新思想

2024年2月6日,以习近平新时代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的垃圾分类思想已深入人心。为响应“假期返家乡”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不辍筑青春,百炼少年魂”实践队队员李学文积极走进商河县后寨村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宣传,加强垃圾分类意识。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当地垃圾分类流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学文 提供

我选择参加这次活动,一是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改善城乡活动,促进资源回收。二是可以增强自己垃圾分类的意识,掌握更多垃圾分类知识。在活动之前,“不辍筑青春,百炼少年魂”团队队员积极做准备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这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土地侵蚀、提高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垃圾处理量和设备,降低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此外,垃圾分类可以提高大众节约意识和节省土地资源,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维护共同的美好环境。

2月6日,由几名负责人带领,我走进了乡村,参与了街道打扫工作,结束之后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在此过程中感到充实且愉快,但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有时也不是很清楚的分清垃圾的种类。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意识到垃圾分类应从每个人,每一天做起,日积月累,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探索,生活的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

在生活中经常产生许多生活垃圾,所以我对村名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讲解、一一分类,村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老年人有许多不认识字的情况,所以我以垃圾桶的颜色进行分类。对此,我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应该更加多样的方法,更加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我也深刻明白垃圾分类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这有助于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加当地村庄垃圾分类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学文 提供

中国最早的垃圾分类实践出现在1996年12月15日,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2019年7月1日,“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上海生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等等,我国在垃圾分类上不懈努力,我也在此过程中见到了成果,我见到了乡镇较为完整的垃圾分类系统,据了解许多村民也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且村民们也在积极学习,这也让我更加有动力和激情,更好的为村中老人带去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经历。我也很开心我能够帮助到村民。

参加这次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让我更加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名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学文 提供

这次活动也让我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并向周围人普及垃圾分类。个人责任与社会共担,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垃圾分类的美好愿景是构建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通讯员 李学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社区爱先行,助力儿童成长
在这个寒假中,我很荣幸的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筑教育梦,聚爱暖乡村”实践队,在实践队伍里,我们听从实践队队长的安排,积极同当地社区进行联系,我于1月27日参加到社区的寒假公益课堂活动之中。…
深圳微棠新青年社区的实践与启示——与青同行实践团实践考察记录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与青同行”社会实践团的三名成员于2024年1月18日至22日来到深圳微棠新青年社区展开了为期4天的实践考察。深圳微棠新青年社区是在促进深圳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和城中村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寻迹,追寻通信记忆
薪火赓续立鸿志,奋楫笃行谱华章。为探索通信行业发展脉络,明确科研报国规划蓝图,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寻红迹·系家国”实践团在寒假期间赴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活动,延续红色基…
陪伴老人,交流谈心
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筑教育梦,聚爱暖乡村”实践队于1月13日来到济宁市曲阜市时庄街道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在到达实践地点后,我们带着激动走进敬老院,憧憬着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走进敬老院,看…
巧手串欢喜,妙趣显童心
为更好地培养社区儿童的动手能力,发挥其创造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筑教育梦,聚爱暖乡村”实践队于2月5日前往济宁等地,在社区开展相关地绘画和手工活动,帮助社区儿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调研学…
敬老爱老心中记,心系白发暖人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一些媒体对老年群体的报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老年人的需求。为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为老人提供爱喝温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筑教育梦,聚爱暖乡村”实践队于1…
冬日阅读行,启蒙种子心
读书,是人生的一种遇见,既遇见了自己,也遇见了世界。它是一种探索,一种启迪,一种成长。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知识的传承,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凝教萃学实践队”于2月1日…
服务暖寒冬,社区志愿行
为更好地了解社区教育的发展现况,同时更进一步地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筑教育梦,聚爱暖乡村”实践队于1月19日前往济宁等地展开调研,并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寒托班活动当中,走…
听涛携手赤壁非遗,共创传承发展新篇章
本网讯(通讯员:刘天睿、李雪钰、段唯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地方高校应自觉担当,增强服务非遗传承发展的…
汇聚英才,为国育贤
2024年2月6日,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的图书馆千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此次宣讲会由潍坊一中组织,山东大学165团队积极配合,旨在鼓励高三的同学们积极报考山东大学,共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