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遗和助力非遗文化发展传承,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实践队前往曲阜市阙里社区,走近曲阜市群众讲解非遗文化在当代保护和传播的重要性。
实践之初,实践队员分成两组,一组查找资料制作宣讲所需PPT,一组依据PPT加以修改,并反复练习,使得宣讲端庄大气、语速适中,语气平易近人。实践队员将该内容分成了两个片组,一个介绍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困难和为了传承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则介绍曲阜本地的非遗文化特色,通过曲阜的非遗文化以小见大,展现出非遗文化的优秀,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从而带动人们积极投身传承非遗文化。
1月12日下午两点,实践队全体队员准时到达阙里社区的门口,并由相关负责人员带入会堂稍作准备。社区人员热烈欢迎了实践队员,并期待实践队关于非遗文化主题的宣讲。
首先由实践队员赫李英姿讲解了关于非遗的定义、非遗遇到的问题和非遗传承应该如何保护。关于非遗遇到的问题在宣讲之中提到一下几点:传承人老龄化: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较大,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较低;缺乏资金支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资金投入;社会认知度低:一些非遗项目可能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认知度较低;市场化挑战:过度的商业化可能导致非遗的本真性和文化内涵受到损害;缺乏法律保护:法律保护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非遗的侵权和滥用问题;文化环境变化: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环境对传统非遗文化形成了冲击;技术传承困难:某些非遗项目涉及复杂的技艺和工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关于非遗传承应该如何做在宣讲之中提到了以下几点:
1.教育与培养传承人
2.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宣传与推广
4.建立保护机制
5.推动创新发展
6.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7.社区参与和文化自觉
随后实践队员李佳明则为社区群众讲解了曲阜本地极具代表特色的非遗文化,包括祭孔大典、孔府菜和楷木雕。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现在的祭孔大典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孔府菜是孔子后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官府菜系,秉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凝聚着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美食文化瑰宝。孔府菜的形成,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四大菜系中鲁菜一系的形成,由于孔府在历史上“与国咸休”的政治经济地位,孔府菜不仅吸纳了宫廷菜的特色,更是荟萃了全国各地地方菜的精粹,对于丰富中国饮食文化,保存和研究中国烹饪技艺和历史沿革,丰富儒家文化内涵,扩大儒家文化的对外影响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楷木雕刻也称“楷雕”,是流行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楷木雕刻刀法古朴简约,工艺精致细腻,造型端庄厚重、形神兼备,具有民族气派和地域特色。目前,在原有基础上保证这项特殊工艺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曲阜楷木雕刻行业的主要任务。
非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独特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积累。在新时代下,一些非遗有了新的归属和价值引导,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但同时,部分非遗传承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危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对曲阜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实践队员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更多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