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省乡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李辰昊

河南省乡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大学生了解家乡乡村的变化,通过对乡村村民,村干部,乡政府干部以及返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评估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挑战和成效。1月3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系学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团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张庄镇开展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充分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的发展与变化。

本次活动开始前,调查团成员做好充分计划和准备。在张庄镇,本次活动过程分为两个专题——问卷调查专题和实地走访专题。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并且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调查团成员了解并掌握农村的发展与变化,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挑战和成效,积极响应了国家于“乡村振兴”的号召。

专题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结果分析

为确保本次活动更具真实性和普遍性,调查团成员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调查团成员通过社交平台发放问卷,共发放16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问卷154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填写人的基本信息,当前生态宜居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景如何,产业振兴最重要的是哪些方面,制约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团成员首先对“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哪”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受调查的人员中大部分选择了“改善生态环境”,“ 基础生活设施”,“优化居住环境”,“培育新型产业”这四个方面。

调查成员对此结果分析,并表示现如今许多乡村确实加大了水源保护力度,通过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改善水质,并且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加强生态修复,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乡村宜居水平。一些地区通过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垃圾等方式,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制定景观规划,通过美化村庄、打造特色景点等方式,提升了乡村的美丽度,从而也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调查成员还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有哪些期望”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希望生活更富裕,交通更便利,乡风更文明。

调查成员对此结果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到家乡,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渴望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好。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魅力之处,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为乡村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二: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为更好了解大学生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调查团成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以实地走访大学生的形式进行。调查团成员来到河南周口,在经过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对本地大学生进行面对面采访。调查团成员为更大效率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罗列好有用并符合要求的问题。之后,调查团成员来到河南省周口市,对此地进行观察,确定好被采访对象后,在经过对方的同意后,调查团成员对被采访者进行访问,此过程顺利进行。

本次实践活动顺利完成,调查团成员将线上与线下的活动结果相结合,分析得到,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态度和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的大学生焦点在环境以及生活等方面,采访中的大部分大学生乐意支持乡村建设以及从事到相关行业来,对此,调查团提出: 加强国家层面的规划与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符合区域发展战略,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出台更多鼓励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技术指导等,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如参与乡村环境改善、文化传承活动、农业科技应用等,通过服务学习,既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也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通过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图为调查团成员在周口市对大学生进行采访

实践队员李辰昊供图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乡村机会和支持措施,鼓励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为实现个人价值、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河南大学生走近天中学府,传播中南温度
河南大学生走进天中学府,传播中南温度—中南学子母校行招生宣传活动总结一,活动时间:2024年1月29日二,活动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三,活动队伍:中南大学遂平一高宣讲队四,活动过程:活动…
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寒假宣讲实践报告
标题: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寒假宣讲实践报告学校:青岛农业大学团队: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社团“弘扬新思想,奋进新征程”宣讲实践服务团作者:刘潇文摘要:在今年的寒假,我…
西小寨村村主任助理携手阳光团工委经管支部开展温暖支教活动
2023年12月16日,西小寨村村主任助理与阳光团工委经管支部携手开展了一场温暖的支教活动。这是一次情系乡村、呵护未来的爱心行动,志愿者们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为西小寨村的孩子们点燃了心中的阳光,为他们带来…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阳光予人,筑起心桥”
寒假,我通过团市委公众号参与到湖南省浏阳市集里街道的“阳光桥儿童之家公益课堂”公益活动当中,为小朋友们上了有关历史与文化的课程,从文化发源于历史、现代文化中的历史符号、文化创新与历史底蕴三个方…
法律知识入社区安全意识人人有
法律知识入社区安全意识人人有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寒假是一个进行社会实践的好时期,同样也给了我们许多锻炼自身能力,自我成长的机会。在今年的二月三号,我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潘家村…
访谈榜样教师——潜心教研,初心不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教育是各级教育事业的基础,打好小学教育基础则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小学生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小学教师则是培育花朵的辛勤园丁。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判断力、认…
暖光耀海调研团线上采访成茵老师
2024年2月4日,暖光耀海调研团以线上采访形式采访到河南省焦作市技师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及管理方向的成茵老师。采访主题为调研团队课题之一——“铁路工程类大专学生的认知,情结与转轨阵痛”,并为其他相…
大手拉小手 携手向未来
大手拉小手携手向未来为加深学院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关系,探索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大学“青春进社区,春暖生不息”实践队队员赴药企开展参观实…
探寻即墨之韵,传承古城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新辉煌。2024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近海文化盛宴,展现渔民特色风情
渔村特色建筑文化——海草房海草房,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渔村的原始风貌,也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威海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