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博览儒学华章,群策中华曙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祈光子

2月14日早上,实践队员出发前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的孟府孟庙景区,希望在孟子的家乡能够探寻国学中重要精粹——儒学的发展历程。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奠基于孔子,在孔子的时代,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其主张也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孔子之后,墨、道、法等学派曾对儒学提出责难和批评。 到战国时代,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趋于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进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冲击,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便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 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儒学不能不作出理论上的回应。 这种历史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孟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因此,孟子对于儒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推动着儒学由此逐步走向主流意识的地位。

2月14日上午9时,我到达了孟府孟庙景区。现今之孟庙,已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倚文贤岗,西濒京沪铁路,北枕因利渠,南临邹济公路,县城市区环拱于北,凫峄诸山雄峙于南,布局俨如画屏。我们这一路走来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之周围绕以红色垣墙。虽然不在周末,但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依然很多,人们或是聚在一起探讨孟子的智慧,或是相互解说作为补充一起品味《孟子》中的至臻名言。

实践队成员按照景区平面图的指示找到了孟府孟庙目前的负责人,并且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与其进行攀谈。

负责孟府孟庙的老人在此地看守巡逻多年,听多了讲解员对孟府孟庙各文物遗存情况的解说,再加之老人本就喜欢研究古代文物遗迹,又做了不少功课。了解到我们此番前来是想学习孟子相关的知识,老人也来了兴致,当即带我们到府内边参观边讲解。在负责孟府孟庙的老人口中我们得知,孟府是孟轲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从此,孟府又被称为亚圣府。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孟庙内现存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于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因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说明北宋景佑年间就已修建了孟府,但故宅所在何处,却未曾说明。据老人多年看守此地得知:孟府前后共有七进院落,楼、堂、阁、室148间。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孟府二门内东侧墙壁间镶嵌着一块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为恳恩照例优免以杜攀扰事》碑。碑文中记述了明皇朝饮赐的庙户、礼生、佃户、洒扫户、差役等,不得滋意攀扰等事。另外,老人说孟府第四层院中“赐书楼”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据此可证实孟府在明代就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

2月14日中午12点,我们与老人告别后前往邹城博物馆,在了解了古代的孟子与儒学之后,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儒学在当代的精彩发展,因而我们想到孟子故里的邹城所创办的博物馆里,或许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2月14日下午2点,我们到达了邹城博物馆,果不其然我们在邹城博物馆的二楼找到了儒学在当今社会给出的答案。从邹城博物馆的儒学发展史展览中我们了解了儒学从古自今所经历的发展与变革,更是感悟如今儒学可以在“天地人我”四个层面充分挺立起每个人的主体性,让我们充分认同自我和发展自我。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价值隐退的时代,物质财富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现代人从外表看生活内容似乎很丰富,可是实际精神生活上却很空虚。而儒学可以帮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让人肯定自己的生命,并且在精神源头上帮助人不断发展自我的潜力。夫子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和西方哲学传统最大的区分,这也是对我们自身的最大肯定。

2月14日下午5时,我们乘车离开了邹城博物馆。今日之行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悟。儒学以“仁”为核心的理念从古自今都在教导国民从天地人我四个层面发展自我展现价值。

“天”:在终极关怀层次,儒学一向提倡“天人合一”,也就是我们将仁心推扩到最高的地步,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做到“存,吾顺事;陨,吾宁也”。和西方宗教强调“彼岸解脱”的外在超越不同,儒学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属于“内在超越”的系统。不同特点和起点的人们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实现自我人生的真正安定和幸福。

“地”:人们应该与环境、自然和谐共存,不涸泽而渔,不过分破坏环境,这是我们将仁心进一步推扩开来的结果,一步步的实现所谓的“万物一体”,而不是现在社会中只强调人类的存在和利益的观点。

“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我们需要从自我、家庭做起,推扩每个人都具有的“不忍人之心”。“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生生之德”,要把自己所体会到的好的东西,推广到家庭,推广到社会。这种精神也就是一种刚健不已的精神,就是要把好的价值推广出去,放到整个社会来说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儒学的传统中针对这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我”:从自我做起,从“心安”做起,一步步的前行,扩大自己能力和辐射的范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过程,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进路,却又是一个当下即安的存在。

这就是儒学践行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之路,从孔孟开始,跨越了时空,其精神一直在中国传统中流传,铁肩担道义,无数贤人大能用自己的所作所为、用自己的肉体和血泪书写了我们的历史。作为现代人,能继承这一份精神遗产,能不负前人、不负真我,才不枉这世间一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秉持食物多样性原则,降低食物损耗现象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需求逐渐由“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品质”。食物选择的多样化不仅体现了大食物观的成功实施,同时也加剧了食物浪费现象。食物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
灵芝解密,深入挖掘大食物观之奥秘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历经长期历史演变所积累的珍贵遗产。伴随着社会繁荣与经济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基本的温饱需求转向追求品质、营养和口感的多样化。为了品味传统文化之美,探寻其中大食物观的奥秘,…
山东大学彩云之队宣讲团在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
2024年2月17日下午,为增强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涵养山大学子爱校荣校情怀,增进边疆地区中学学生对山东大学的了解和认识,山东大学彩云之队回访母校宣讲团一行三人在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组织开展山大学…
黄河·十年纪调研团对山东省临沂市马泉村书记进行访谈
2月21日,黄河·十年纪调研团成员陈丹妮、安琪、尹振宇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马泉村对马泉村书记魏善磊进行访谈。本次访谈旨在调研当地如何通过弘扬沂蒙精神促进了社会团结和乡村建设。通过访谈,调研…
【历史文化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丁氏故宅,见证百年兴衰
丁氏故宅由爱福堂、履素堂、保素堂、崇俭堂四路和清代私家园林漱芳园组成。主体建筑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饰五脊六兽;隔扇门窗,雕梁画栋,涂色漆金,设前后廊。丁氏故宅堪称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华。1996年11月20…
共护母亲河,社区动员清黄河
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自古以来就承担着滋养生命、孕育文明的重任。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黄河面临着严峻的污染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于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旨在…
黄河·十年纪调研团对山东省冠优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访谈
为调研冠县酥梨特色农业发展对冠县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2月18日14时,黄河·十年纪调研团成员申一文前往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经济开发区对山东省冠优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荣军进行访谈。作为山东省冠优农业有限公…
山东大学(威海)数智云联调研团前往金桥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
2024年2月20号,数智云联调研组鞠依含同学前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金桥幼儿园与此幼儿园校长王芳进行关于数字人的调研访谈。调研初始,我们了解到本幼儿园并不知道数字人的科技,于是调研成员先对于什么是数字…
寻访龙纹记忆,传承陶瓷文明
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它既可以神秘、严肃、拒人千里,但也可以亲切可喜、憨态可掬。如今,龙成为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符号,并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口耳相传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龙的形态与陶瓷文…
大圩村志愿活动心得体会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寒假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经历,我心中涌动着满满的感慨和收获。这次实践让我深深的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所学到的那么简单,更是一个广阔的舞台,需要我们亲身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