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张宸睿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

——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

□张宸睿(文学院22级研二班)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的要注重红色基因的引导与传承,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能对新时代的青年们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现今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的时代,大学生们往往更愿意接受红色基因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及意义。国内各大高校作为目前网络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其面向的主体——大学生,正是新时代的主力军。因此,该以怎样的方式将红色基因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让大学生们对红色基因的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借此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需要我们深入的勘察与研究。该探究不仅有助于健全红色基因传承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素养。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主要对湖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进行调查,并通过对问卷所反映的问题的分析,来针对的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红色基因 高校网络思政 融合路径 传承

一、引 言

(一)调查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议上,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红色基因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助力。当今网络信息的充满复杂化与多样化,红色基因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网络上对其的理解与看法众多,其中也不乏片面的解析,更存在部分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来抵制我国的红色基因的人群。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网络平台的主要受众,网络上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红色基因与网络信息结合是必要的。红色基因作为我国党与人民多年发展下的形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精神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我国的民族素养。然而,现阶段许多高校却并没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亦或者是尚未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高效的为广大学生普及红色基因。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与网络相关的事物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然而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也正影响着多数人的思想,大学生作为网络平台使用的主要群体,其价值导向更容易被各种网络信息所引导,学生们的言行举止与价值观念与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调查着手于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来探究网络思政教育与红色基因的融合路径。这次调查从多个角度了解大学生们眼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思政教育,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红色基因如何以思政教育的方式来深入大学生们的内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三)主要概念

1.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诞生于中国近现代不断发展从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之中,也独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红色基因作为我党的一种特质应运而生。此外,我国在近代的一系列斗争与革命,催生出了我国的红色文化,它藏在众多革命文献与革命遗址中,与此同时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而到了现代,传承红色文化的愈加成为党和人民关注的重点,红色基因不仅作为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承来走进新时代的人民群众心中,更是我国时至今日不能忽视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内核。传承好红色基因,将有利于培养人民们文化自信,也将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石。并且,在高校中,做好红色基因相关的思政教育,将为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于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思想,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实践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凸显的文化社会意义越加明显与丰富,网络的工具性意义逐渐被精神文化需求所取代。与此同时,它也是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其中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高校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与之相应的调整,主动的做出有效调整才能较为高校的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指借助于符号理论和话语理论,致力于对传播活动的各种符号、象征、文本及话语进行解剖,挖掘其中的深层次含义,从表象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深层寓意与真实用意的分析手法。它不仅是一种应用理论,还是一种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当代许多科学领域,如哲学、美学、文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等。

话语的社会作用在于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以揭示话语如何由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所构成以及话语对于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和信仰体系的构建性作用。话语分析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历史变化,即不同的话语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结合起来,通过变异、变化和斗争,构建一个新的、复杂的话语,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具体说明变化着的话语结构。

二、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北师范大学各个年级中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囊括大一至大四学生,硕士以及部分学校老师。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以学生中心论视域的角度下,了解学生们对红色基因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与理解。本次社会调查综合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湖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的制定与发放,通过真实数据总结分析,从客观角度出发,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本课题组在查阅了相关调查问卷的资料文献之后,在与指导老师的多次修正下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本问卷共有13道题目,其中包含7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题目从现状、意义、建议三个维度出发,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现状的了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的看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的看法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综合获取到现阶段各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了解看法以及建议。

(三)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线下问卷750份,线上问卷1016份,共1766份,回收176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766份,有效率为100%。

(四)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线上问卷二维码由队员分发给湖北师范大学学生直接进入问卷星页面填写;线下问卷由各组员将有效问卷输入问卷星,线上线下问卷统一用问卷星计算模式进行数据分析。本次报告能够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所分析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基础信息

1.性 别

本次问卷调查男生占比32.67%,女生占比67.33%,男女比例约为3:7,女性占比例较大。湖北师范大学为师范类学校,因此男女比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问卷结果真实有效。

2.年 龄

年龄也会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也包括了学校部分教师,再加上大一到研究生的年龄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对于本次调查问卷的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校为本科类院校,大部分学生为本科生,因此年龄大部分集中于18至30岁,其他年龄段分布较少,因此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3.政治面貌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面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治理的重中之重,关注不同政治面貌人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程度有利于课题的研究,也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大多数参与者为共青团员,占比72.37%,群众占32.73%,中共(预备)党员占10.65%。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因并不陌生

现如今,在党与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也都相继开设了相关的线上以及线下的课程与讲座。当然,作为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并学习了这些课程,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了解。数据显示,问卷结果中非常了解以及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0.44%和49.89%,了解较少的仅占26.39%,不了解的只有3.28%。这可以看出,高校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做出的努力是有一定成果的,并且,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们愿意参与思政课程的人数占比接近80%,这说明大学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抵触,愿意系统的参与学习,可以得出大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陌生。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红色基因内涵的解读不够深入

考虑到本次研究还针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问题,因此问卷中还提出了“您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如何”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46.55%的参与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涉及红色基因传承较多,而接近半数的参与者认为涉及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许多网络思政课程都中所提到的有关红色基因的部分太多浅显,亦或是太过片面,只凭借单一的图片以及文字讲解并不能够让学生们对红色基因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部分高校中对于红色基因内涵的宣传不足,离开课堂之后学生们就接触不到相关的内容,这使得学生们并不能深刻的理解何为红色基因,对它的理解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只剩下表面的四个字的记忆。

(四)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程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生们学习至关重要的一大因素,各大高校所开设的有关红色基因传承的网络思政课程模式较为单一,加之网络上信息众多,导致很多同学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感到枯燥,从而使得学生们学习的欲望无法提高。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在所有已开展的思政教育形式中,参与者最支持的方式是以观看电影、纪录片等的方式 其占比达到了55.83%。反之,以PPT、讲座等的方式占比极少。这说明,电影和纪录片里面所涵盖的知识以及其红色基因的传承效率是要比其他方式要高的,而刻板的理论讲解显然并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五)高校思政课程与红色基因传承融合程度不高

缺乏足够的投入,包括资金与人力等方面。开设课程并不代表结束,在此过程之中,教学经费的投入、相关人才的引进、课程内容的设计等等都需要高校领导们加以重视。部分高校已经在创新学习方式,例如VR体验、实地勘察等方式来让学生们对红色基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可还是存在少数高校依旧还是不加大投入,以照旧的方式进行教学,自然使得思政课程与红色基因传承的融合程度迟迟无法提高。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校大多数思政教育形式还不够完善,已开展的学习方式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投入,拓展学习方式。

缺乏较为完整的体系。许多高校虽然深知思政课程与红色基因传承融合的重要性,可却缺少了将两者较好融合的体系,出现了思政课程与红色基因各成一脉的情况,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碎片化的体系。只是简单的将网络思政与红色基因放在一起,而不加以疏通、整理,学生们往往很难系统的领略我国的优秀红色基因。

(六)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尽管国家也十分重视红色基因,也明确肯定了普及红色基因的必要性,近些年来也相继出台了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了让人民群众也认识到红色基因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的重要性。可网络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也不断会出现新的事物,相对而言,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要求它的制定需要不断修正磨合,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截止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了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6.4%,而这一比例在众多大学生中占比只会更高。红色基因通过网络传承确实不失为一项极为可行的措施,红色基因在很多正能量的博主的精心的制作与宣传下,可以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可事物发展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网络中潜在的问题。例如,表面打着宣扬红色基因的幌子,实则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更有甚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恶意的抹黑英雄事迹,捏造虚假事实等等,这无疑不利于红色基因的普及,甚至对革命英雄们的形象有着不小的影响,必须加以遏制。

(七)网络思政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的融合没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不论以何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一定都是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一定要认清楚学生才是主体,否则便会舍本逐末,事倍功半。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是比较认可思政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这一观点,进一步分析原因可分为:以学生为本的需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提高思政教育人质量的需要、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需要,原因众多不过都服务于思政教育课堂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观点。这说明,各个高校在实际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课堂的过程,要多加收取来自学生们的反馈,或者说,让学生中的代表也参与到课堂建设中来。学生们把建议与想法反馈到学生代表,学生代表再将其转述至校领导,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立足于学生,面对在网络思政教育来传承红色基因的融合中所出现的问题,共同协商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八)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不足

尽管我国在思政教育这方面早早就已经着手研究,多高校也设立了与之对应的网站,可正是因为起步早,旧的体系以及最开始设立的网站已经逐渐跟不上如今的网络发展速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网站更新缓慢,页面老旧,学生们光是找到思政教育平台就需要许多时间;另一方面网站中的内容比较生硬刻板,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多思政课程错过之后没有录播进行温习;另外,由于网站缺乏管理,学校开启网络思政课程时,面对大量学生的参加,导致加载缓慢,进一步减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导致学生们获取困难,网络中信息众多,红色基因相关的思政课程数量稀少加之质量不佳,想要找到数量多并且高品质的课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也就使得学生们不太愿意在网络上去寻找与红色基因相关的思政课程。

四、思考与建议

(一)国家应健全网络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此前提到的互联网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大多数是因为极少数人趁着非网络法律体系不够健全,通过钻法律的空子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就以红色基因传承的网络思政教育课堂为例子,既然确认以网络来向广大群众普及推广红色基因,那么就应该尽快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审查制度。对于优秀的网络作品给予鼓励与嘉奖,面对极少数恶意干扰红色基因传承的人员也要给予其严峻的处罚。

党和人民都意识到红色基因的重要性,这也要求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的投入,没有付出就难有收获。国家需要扶持高校红色基因的网络思政课程的建设,与此同时,也要让人力物力的投入落到实处,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以及少数负责人的贪污情况

既然法律的制定无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那么在起草时、审核时,制定时就越应该认真严谨,未雨绸缪,在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应该对潜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只有合理、严谨、全面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保障红色基因与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

(二)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红色基因与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校需要拓展教育方式。调查问卷中所提到的,学生们更倾向于观看电影、参观纪念馆等方式来了解红色基因,其实调查结果受制于已开展的教育方式有限。如若有更多的教育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就更能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对红色基因的学习兴趣。包括但不限于,实地勘察,高质量的VR体验等等,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先辈英雄们的精神,体验到他们的辛苦,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实实在在的感受何为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理解何为红色基因的真实内涵,这样就能更好的为其塑造人生观与价值观。

高校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不只是对思政课堂的设计,还包括网络平台的建设。首先,必须意识到这是国家下达的任务,是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因此,对于思政课堂建设上不可马马虎虎,必须认真完成国家交予的任务。需要重点关注老师的培训、课堂内容的设计。必要情况,设立一套审查机制与举报机制,坚决抵制不合格的老师,或者不合理的课程设计。此外,还需要完善网络平台的建设,聘请专业人员对旧网站进行革新,定期对网站进行优化更新。重新规划网站布局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加强服务器性能,避免开展大型网路活动时出现卡顿情况;对网站内的更新的内容进行优化,不再局限于文字解析,补充上优秀的作品、图集、课堂录播、新闻、法律法规等等,让学生们能获取到有关红色基因的更多资讯。

高校的思政课堂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考虑,与学生们一起学习进步。要想让学生们做好传承者,在为学生们打造教育环境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学生们的顾虑。例如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本意是想让学生学到知识,然而因为课程考试难度问题让学生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发散思维,而是刻板的记忆教材内容,这与本意背道而驰,应该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也就更好的在课程或者活动结束之后反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同时,可以设立线上与线下的建议箱,欢迎所有学生积极反馈建议与想法,对来信进行分类后,择取有建设性、代表性的建议,积极采纳并且落实。本次问卷调查中就有收到学生们对于如何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的不少建议,其中大家呼声较高的便是:开展线上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创建红色资源库以及对思政老师进行全媒体运用的培训,可以看到学生们都是真心在为开展好思政教育而考虑。面对采纳的建议进行落实,未能采纳的说明理由,让学生们更加愿意参与其中来,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大学生作为红色基因传承者应自觉参与思政建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红色基因的主要传承者不是别人正是广大青年,也便是大学生们。国家与学校为我们打造好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辜负党与人民的期望。作为传承者,大学生们对于红色基因的距离最近,也最能直接的表达出对于红色基因的感受以及想法。面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有关于红色基因的思政教育活动,我们首先就是要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参与活动之后,我们也需要积极反馈意见,以及活动心得。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需要学校与学生一起努力。例如,参加了VR体验,去感受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翻过的山,吃过的食物,了解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之后,将自己的心得感受以及建议反馈到学校开设的网站,一方面能够方便学校的更好的优化课堂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引导的作用。

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们可以发挥自身在网络中的优势,国家积极治理网络环境,我们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校园中,我们也可以自发组织红色基因相关的论坛,为不懂的同学普及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在这个碎片化信息的时代,短视频的影响力愈发明显,大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面分享经历的红色基因相关的活动,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制作红色基因相关的正能量视频,吸引更多包括不限于学生的人们来认识、了解到什么是红色基因,让更多人意识并参与到其中。此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处网络这个大环境中,信息繁杂,也存在着各种危险以及错误的价值导向。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坚守自己的原则以及政治底线,面对不良作品加以抵制与举报,绝不同流合污。

五、结语

红色基因作为中华民族这么多年以来努力拼搏得来的结晶,是独属于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将这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党与人民交于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至今日,以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培养无疑会成为教育方式的主流。本次通过对湖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进行有关网络思政教育下的红色基因传承的问卷调查,得出了现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但因为调查范围的局限性,因此报告缺乏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更加完善的结果,但仍希望能够对整体的教育进程中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相信在国家、学校以及学生的通力配合下,将红色基因扎根于新时代的青年之中,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温金英,张爱萍.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探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05):809-81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叶楠,黄研.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融合机制研究[J].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3):121-125.

[4]许援竺,何周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模式探索[J]. 教育观察,2020,9(38):120-122,140

[5]乔美丽,刘西山.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中的价值研究[J].文化产业 ,2021(04):141-14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学校: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姓名:余丹丹“幸好,人生有离别。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的,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 余丹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查看全文 >>

有限的时间,无限的阳光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无处不在”阳光协会的这句宣言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支教,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年了,一届又一届的支教队员将爱和知识接力传递,阳光协会与大别山这个地方…… 张瑛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支教队员曹倩倩“恨江郎才尽,无法描摹你的眉眼”。当我提笔写下这段青涩回忆的瞬间,脑海中满溢着你们羞涩真挚的笑脸,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只好将自己也理…… 曹倩倩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周玥尧回忆起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心中有说不完的感受,可却迟迟没有下笔,不知从何开始写……想了许久,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他…… 周玥尧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吴芳琳细雨如丝,紧促而有节奏地滴落在窗沿,一如我当时的心跳。我焦坐在电脑屏幕前,目光聚焦于右下角的时间上,眼望着它缓慢地变化着数…… 吴芳琳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等我赴你们的约

等我赴你们的约——-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钱相玲“同学们,早上好呀!”“老师好”“那我们开始上课啦!”叮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梦。支教还剩没几天就结束了,可是我的心似乎留在了大…… 钱相玲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会计二班青年马克思实践小组开展第一次活动

2024级会计二班开展青年马克思实践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视频(通信员杨俊杰万昊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最新发布

防诈知识进乡村,安全防范入人心
防诈知识进乡村,安全防范入人心(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陶红霞俞倩胡海燕解悦彤)1月31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杨益在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南丰垸村利用村中广播开展了…
防范诈骗手牵手 平安社区心连心
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社区心连心(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王紫嫣缪舒金胡海燕解悦彤)2月4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周盼、王蜜、张慧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枨冲镇枨冲社区…
深入探寻,感悟红色法治精神
深入探寻,感悟红色法治精神——红砖铸法社会实践队第一分队实践新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调红色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挖文物内涵 ,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挖革命文物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引导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4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教育…
曲园学子三下乡:追溯历史,缅怀英烈
承载着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记忆,是山东省重要的红色学习基地。2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追溯历史,…
教育家精神照亮思政课教师成长之路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培育全过程,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寻苏区红色足迹,感悟苏区革命精神
2024年2月13日,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光队以“探寻苏区红色足迹,感悟苏区革命精神”为主题、以中央苏区的革命与经济为主线前往龙岩市新罗区进行调研,认真学习了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与经济,体验…
采访师范生代表 践行教育家精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既是对一代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的充分…
切实践行垃圾分类,方能守好绿水青山
中国青年网禹城2月20日电(通讯员陈韵涵),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久,在“你是什么垃圾”等等玩笑话的背后,是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垃圾分类的方法,全民环保观念升…
志愿服务暖人心,养老院里筑真情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品德和奉献、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青年志愿者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进社区,春暖声不息”志愿实践队于2024年1月27日前往德州市齐河县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