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文化队——了解文化,走近毛笔
古老的毛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们对于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热爱和追求。2024年2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行走的文化队队员在纪玉超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山东省莱州市毛笔博物馆,开展调研活动。
据了解,莱州毛笔是莱州的传统工艺产品,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曾是当地四大贡品之一,清康熙年间,莱州(当时称作掖县)就有制笔作坊,从事专业生产。建国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国内外毛笔生产之长,经过创新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
刚进入博物馆,队员们就看到琳琅满目的不同毛笔陈列于展柜中。这里毛笔种类齐全,工作人员介绍到:按头长度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笔头材料分,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鸡毫、石獾毫及胎毛笔等;按用途分,有字笔、画笔、修像笔、眉笔等。并且这里的毛笔也有着不同的制作材料,其中以纯狼毫制作的毛笔最为珍贵。只有黄狼尾部的毛方能制笔,再加上手工制笔工序多而复杂,所以从原料积攒到一支上乘毛笔的制成,大约要耗时三年之久,由此可见毛笔制作的不易。
在这里队员们也见到了莱州毛笔的非遗传承人滕老师。滕老师从制笔的起源、选材、工艺、流程进行了细致讲解:“制笔有120多道工序,其中齐毛、垫毛、切毛、梳毛等工序尤为重要,黄狼尾尖下方最适合制作狼毫,羊毫偏软,好的毛笔讲究四德:尖、齐、圆、健……”在讲解的过程中,队员们详细了解到了莱州毛笔的制作技艺及制作过程,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也切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同时实践队员也得知现今年轻人很难进入这种无比枯燥的行业,在这里水盆工作学徒至少工作三年,且因为太过枯燥,收入偏低,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政府宣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接触这类行业。莱州毛笔的“春天”始于前些年,全年销售毛笔17万多支,相对于之前每年4—5万支的销量一下翻了好几番,现在保守估计销售20万支没任何问题。这也得益于学校书法课的恢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中小学取消毛笔课,这对于莱州毛笔来说打击是非常沉重的,现在各方参与之下,莱州毛笔成功“涅槃”!
非遗传承人不止一次提到“莱州毛笔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要传承下去,要后继有人才行。”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有责任将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续写新的辉煌。
撰稿人:王振
行走的文化队
指导老师:纪玉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