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抚仙湖的美丽 传闻

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所设罗伽部有关。

抚仙湖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回返,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以下成就:1、经济方面: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 陈余浩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滇池水兴,昆明城旺
昆明是一座环绕滇池的城市,它的发展与滇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滇池曾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带给昆明市的经济影响十分的大,因为滇池的美丽洁净带给昆明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然而污染的滇池,带给昆明的影 …
体会心的声音,倾听水之语
水也有自己的语言,有时候只是我们不懂而已。水受到影响时,它会以自己的语言反馈出来,让别人知道,当它受到污染时,它会以浑浊的状态反馈给别人,让别人知道它受到污染,当它被污染的更严重时,它将语言转换另 …
水的美丽在于纯净
抚仙湖之美在于水的纯净,在湖边走过,一眼就能看到水下2米的东西,透明度十分高,水面上吹来的味道,都是水草的清香,没有鱼腥的味道。抚仙湖是分层的,在岸上看向水水面,近处的水是带着波纹的,慢慢延伸出去, …
情系水源,关爱生命
水是我们的必须品,无论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需要水与我们在一起,所以情系水源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并加以提倡的。全世界有3000万立方公里的淡水资源,只占全世界水的总量的2%,然而在这2%的淡水中也仅仅只有12 …
追现代化技术,寻匠心
走进高频设备有限公司,我们充满期待和憧憬来到了工业化企业,看着那现代化设备-工业机器人,此时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之后我们就进入会议室进行对老技术工刘工的采访和了解,首先由公司刘工给我们综合的讲述了一下 …
滇池保护管理局的大收获
滇池管理局办公处主要负责协助局领导处理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协调机关各处室和基层单位工作,机关公文处理、文书、档案、保密、信访工作,对外接待工作的总协调,局行政办公会、局长碰头会和全局性会议的 …
万物之源,了解水的魅力
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每当我们尽情地使用水时,在世界上某一个地方总会有人会受到来自水的困扰,他们或许使用着污染的水,也或许连水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与他们相比,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多 …
滇池特色,青之草海
草海处于滇池风向的下游,整个滇池的污染物都被吹向草海,当污染物聚集在草海时,腐烂的蓝藻以及生活用水的恶臭都向草海,也是吹向了昆明城,靠近草海的人们,每日都会在在腐臭中生活,在政治滇池的过程中,草海 …
“追寻红色足迹 争做合格人才” ——机电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
为了更好的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两学一做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机电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以“追寻红色足迹 争做合格人才——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为主题开展了学 …
滇池西域的明珠—海埂公园
海埂公园距离市区有8公里,顾名思义"海埂"就是横海之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至西山脚,全长5公里融和为一,宽60至300米不等,它把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的南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