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农情,为全面贯彻党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进程,今天,烟台大学“情到农处”实践队深入友谊村,向当地村民了解本村的农业结构模式。
通过对村民和农资商场经营者的采访调研,实践队员大致对友谊村的农业经营模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全国老龄化严重的大背景下,村内进行农业种植活动的几乎全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在对两位皮肤黝黑的热情老人的采访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当地土地的承包方往往没有能力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全部自行种植,还需再次承包给其他农户或与其他农户合作。友谊村的一体化发展存在阻力,根据实践队的实地走访与询问,发现村内农作物种类繁多,村民耕作时间不一致,而且关于农作物销售的意见不统一,使得合作社在友谊村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收获的农产品,少部分农民自己销售,大部分由农贸市场收走。由此种种因素,友谊村发展出采摘园和农家乐这类适合本村情况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当地的农产品的销售量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采摘园模式既节省了采摘的人力,又节省了运送的物力,因此在当地随处可见搭着采摘园的牌子。草莓,樱桃,蓝莓是友谊村最为常见的采摘园种植品种。
当“情到农处”实践队员到农资商场采访时,这位销售与农作物每天都会打交道的农资产品的经营者,知道实践队员此行的目的后,平常不常多言的他讲起当地农情时,似乎打开了话匣子,甚至讲到了实践队员没从农民口中了解到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在友谊村遇到的障碍,投资的缺乏与技术的不到位,也使这项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在友谊村没有普遍的使用起来。
烟台大学“情到农处”实践队员通过一天对友谊村农情的调研,总结出以下几个村民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推行后所反映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土地:分为口粮地和承包地两种,但人力的缺失使承包户无法全部利用起土地。
一体化:人心不齐,意见不统一让合作社在作用发挥不大。工作时间存在差异,缺乏灵活性。
现代技术:一般的投资和技术达不到理想效果。
后续几天的实践,队员将继续前往烟台市其他村庄了解农情,向社会和政府反馈基层农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推行下的情况与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