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助力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22化二程千慧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31日电(通讯员 程千慧)为了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发展,并学习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与现代科技碰撞出了哪些耀眼“火花。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珠零锦粲社会实践队员于2024年1月24日至2024年1月27日走近科技馆和文化中心,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科技的碰撞,并进行宣讲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我国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促使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学习古人智慧,了解其中奥秘

参观科技馆时,墙上粘贴的四大发明吸引着实践队员。走进墙边,实践队员进行阅读,学习古人的智慧,其中着重学习的是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从火药外传、火药神威两方面进行讲述。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八、九世纪,硝石作为药材由中国传入阿拉伯地区,被称为“中国雪”,十三世纪后,火药、烟花、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称为“契丹花”、“契丹火枪”。十四世纪,火药与火器传入欧洲,很快引起武器制造业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欧洲社会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火药得到广泛的应用,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最早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将其用之火攻。早在春秋时期,《孙子兵法》上就有关于火攻的记载:“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月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历朝历代的兵法家皆奉这五项火攻法为典。开山修路的爆破,用于治疮,杀虫的医疗,也曾用于探索飞向太空的梦想。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助力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接着实践队员参观航天模型,进行阅读并记录。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对应火星。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天问”出自屈原长诗《天问》。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取名“羲和”,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中国太阳探测天文台卫星取名“夸父”,意在时刻追逐太阳的身影,心怀梦想,不懈追梦、执着圆梦。玉兔又称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居住在月球上,在月宫里负责捣药,民间传说是嫦娥的化身或宠物。玉兔形象善良、纯洁、敏捷,与月球车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016年7月31日晚,“玉兔号”月球车超额完成任务,停止工作,着陆器状态良好。“玉兔号”一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是中国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足迹,意义深远。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种下科技兴国的种子

实践队员在学习完传统文化知识后,对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同学们展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实践队员讲述完后,进行提问,并表达了愿望。这是孩子们最纯真的愿望。接着实践队员带领同学参观航天器的模拟,更加深入了解航天器内部结构。激发同学们的科技兴趣。

学习“天宫”在轨建造、“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从远古神话梦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航天的每个脚步都深深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巧妙借用古代神话故事、古文典籍等,既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又契合航天器特征与使命,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4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支教之旅,寻星而行
£钱程远(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303班)随着最后一缕晚霞在天际逐渐隐去,寒假社会调研的日历也悄然翻到了最后一页。在这个以线上支教为主轴的假期里,我如同一位远行的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带着满船的…
遵循低碳生活之路,共享和谐共生之花
曲园学子三下乡:遵循低碳生活之路,共享和谐共生之花中国青年网赣州1月30日电(通讯员陈安娜)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一川风月实践队于1月28日前往江西省赣…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开展“云上德院,寒假赋能”朋辈面对面学术沙龙第三期活动
新春迎迎,寒假已至。为了增强同学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和实践学习水平,营造充实、多彩的学术氛围,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于2024年1月29日面向全体同学开展了“云上德院,寒假赋能”学…
美丽家园我行动
2月4日下午,虹光志愿服务队在扬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了主题为“美丽家园我行动“的志愿服务活动,福利院全体小朋友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了解分类回收的…
“扭”转乾坤,龙年大吉
2月3日,虹光志愿服务队在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学做扭扭棒”活动,虹光志愿服务队四名成员参与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小朋友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信心,激发创造力促进大脑发育。活动开始,单熠淇给…
深入食品安全检测,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2024年1月31日青春行动小分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某食品检测中心,深入到了食品安全检测的领域,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首先参观了…
从春节包饺子习俗中体悟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每当春节的脚步渐近,一种特殊的情感便在我心中滋生。这种情感来源于…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了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1月15日至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社区勇行队”队员李思逸前往山西…
三下乡 圆乡村振兴之梦 铸发展道路之魂
024年1月13日——1月15日,在谢涛老师的指导下,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青春助阜队小组成员李漫漫、王诗琪、邰亚平、胡振果、黄潇仪、郑汤玥瑢、林子婷、张书源、任梦、杨萱、郭中云对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
社会实践——扎根时代沃土,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服务学校发展特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