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福建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闽地一方徐徐展开了自己的文化故事。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福建历史,1月30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赴福州市探寻文化谱系实践队前往福建博物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图为实践队员在福建博物院前合影 李玉棋/摄
院内不仅有文物可以进行观赏,还有讲解员解说并拓展简介外的文化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和当地游客一起体验了福建文化盛宴,并且认真记录笔记。在院内,福建古代文化被分为六个模块,首先我们走入的是新石器时代,历史书中的原始人民走出课本,被巧匠们雕刻成精美的先民小人仿佛真的在眼前采集渔猎,他们使用最简单的木棒、粗糙的打制石器,以天然岩洞为居,开始了人类最早期的生产活动,体现着亘古岁月中不变的生存经验与智慧,在福建山海家园上燃起文明的火种。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记录笔记 李玉棋/摄
讲解员移步,实践队成员进入了福建青铜文化时期,由陶器文化过渡而来,这时的陶器已经受青铜风很大的影响,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陶器表面的纹饰是通过陶制过程的拍打形成规律的纹路,体现了中国福建古代人民艺术审美的思想萌芽兴起。我们还参观了院内的镇馆之宝——西周云纹青铜大铙,是福建出土的最大青铜器,通体翠绿,体现历史厚重之美。此外,讲解员还带领我们参观武夷山船棺并且讲述背后七闽先人的故事,聆听传说,为我们生活的福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的美感。
图为院内陶器 李玉棋/摄
图为西周云纹青铜大铙 李玉棋/摄
讲解结束后,实践队员采访志愿者解说员,了解院内文化工作者和解说背后的经历,询问解说员视角下关于大学生参院的收获,受益匪浅。同时实践队员还采访了“红领巾”,从孩子们的视角中发现福文脉的魅力。
习主席说过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践队员通过这次福建博物院之行,窥探福建文化的缩影,也呼吁人们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参观当地的文化馆,在厚重浩瀚的文化历史中收获生活的智慧,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3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