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学子三下乡:探寻梧州粤剧的源流与传承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陈泳茜

中国青年网桂林1月30日电(通讯员 陈泳茜)粤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剧种、岭南艺术瑰宝,已屹立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林。梧州作为粤剧传入广西的第一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岭南文化和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梧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这里是滋养、传承和发展粤剧的原始土壤,为广西粤剧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为了深入探究梧州粤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韵风华”实践团队于1月15日至1月17日前往广西梧州市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探索梧州粤剧的源流,并开启了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在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我们与梧州粤剧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交流。艺术家们热情洋溢地向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梧州粤剧的历史渊源、表演风格和剧目特点,让我们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艺术家们强调梧州粤剧注重表演要素中的“嗓、唱、念、做、打、舞”六个方面。他们详细解释了每个方面的重要性和技巧。在嗓音部分,梧州粤剧注重独特韵味和表现力,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在唱腔方面,梧州粤剧偏重柔美婉转的风格,注重音调的变化和音乐的表达。念白部分注重语言的节奏和抑扬顿挫,通过准确的发音和语调来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做、打、舞的表演方面,艺术家们向我们展示了精湛的身段功夫和舞蹈技巧,这些都是梧州粤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表演风格,艺术家们还向我们介绍了梧州粤剧的剧目特点。他们详细解读了一些经典剧目,如《女驸马》、《百鸟衣》、《双结缘》等,讲述了这些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舞台设计。艺术家们强调,梧州粤剧的剧目多样丰富,既有历史传统剧目,也有根据现实生活创作的现代剧目。这些剧目不仅展现了梧州粤剧的艺术魅力,也凝聚了广西民众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我们还参观了梧州粤剧保护与传承基地的展览馆,馆内陈列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展品给团队成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在展览馆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古老的戏服、道具、戏曲文献和图片,这些都是梧州粤剧历史的见证。通过观看展品和资料,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梧州粤剧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粤剧表演的实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梧州粤剧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在调研期间,我们还有幸观看了梧州粤剧团的演出。演出中,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激情四溢的演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用传统的粤剧唱腔和表演形式,生动地演绎了经典剧目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观看演出让我们更加亲近梧州粤剧,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对梧州粤剧的源流和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梧州作为粤剧传入广西的重要节点,对广西粤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梧州粤剧团的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将粤剧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其更加与时俱进。保护和传承梧州粤剧,不仅是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珍视,也是对广西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梧州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梧州粤剧的文化内涵和表演技巧,积极参与梧州粤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广西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4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深入基层开展反诈,共谋乡村振兴新路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8日电(通讯员:李淑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金融行业也乘势而上。但人们在享受金融服务时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在此背景下,2024年1月2…
母校行|感恩母校,放飞梦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西峡一高回访团队
为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校的七名同学组成西峡一高回访队伍于2024年1月15日面向高三学生以“青春返航,携手逐梦”的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宣讲现场在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首先拜访了老师们,…
走进成都人民公园:一座城市的绿肺与文化瑰宝
走进成都人民公园:一座城市的绿肺与文化瑰宝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家乡,传承并发扬家乡文化,2024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攻苦食淡,目不窥园”社会实践队队员杨婷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
科普宣讲、义务维修……大学生暑期实践有担当
中国青年网芜湖1月26日电(通讯员李淑雅)为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建设,1月23日至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青春烛梦,为爱起航”社会实践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扬科学精神,开展了学校科普宣讲和…
源头推进农业污染治理,绿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18日电(通讯员:张芯源)伴随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面貌已发生较大的变化,脏、乱、差的现象已得到基本控制,但仍存在另一种被农民忽视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的污染,即农药包装废…
”壳“以清源调研团成员周浩然实践感悟
为了让自己的寒假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我加入了壳以清源调研团。今天是我进行调研的第一天,地点就选在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机械设备生产厂。走进位于城郊的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大型机械设备,尽管先前看过…
传递爱心,共护人情
传递爱心,共护人情我们常听闻“百善孝为先”。春节日益临近,还有许多在外务工的打工人远在他乡。在他们居住的乡村里,仍然有着许多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长时间的缺乏陪伴会对这些老人和小孩在心…
迈步绿色低碳路,共绘美丽中国画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8日电(通讯员殷晓晨)“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的讲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勤俭节约、…
守护母亲河,携手创未来
黄河一直以来都被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贯彻落实202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面对当前黄河流域水沙治理成果显著、生态保护取得进展但依旧存在巨…
守护蓝天绿水,追求低碳生活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9日电(通讯员殷晓晨)中国在2024年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政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指在生活中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