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迈步绿色低碳路,共绘美丽中国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23财管一班殷晓晨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8日电(通讯员 殷晓晨)“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的讲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比如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学校、绿色低碳机关等,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良好风尚。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深刻理解绿色低碳的涵义,最终导致绿色治理效果收效甚微。对此曲阜师范大学感碳号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于2024年1月17日—22日前往山东省各地市,采取线上调研与线下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线上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实践队队员们通过中国政府网、生态环境部官网、国家发改委官网等官方渠道查阅关于绿色低碳的政策文件,并对此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把“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60%的城市社区先行达到创建要求”作为实践队在社区实践的首要目的。

为了切实了解居民对绿色低碳理念的理解,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在图书馆内查阅资料以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在朋友圈内转发、在微博等app里发帖、在小区业主群内宣传等方式完成此次线上调研,这为后面的线下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线下调研,了解社区情况

实践队成员于1月17日陆续前往济南市、威海市、潍坊市、东营市展开实地调研。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感碳号实践队通过奖励机制在社区内开展了“社区绿色低碳知识抢答”等活动,为赢得小游戏前三名的居民送上实践队精心准备的小礼品,许多居民踊跃报名参加,在准备比赛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感碳号实践队成员以身作则,参与了社区举办的一些绿色低碳服务项目,例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在参加这些活动项目的同时,实践队成员与居民进行了切实地交流并分享了自己对绿色低碳理念的一些见解,例如:垃圾分类可以使一些可回收的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植树造林可以使空气变的清新、绿色出行可以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等。

为使社区居民更好了解绿色低碳的理念,感碳号实践队采取了搜集资料编纂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在小区的公告栏里贴上有关绿色低碳理念的海报等方式,使绿色低碳理念布满社区的各个角落。绿色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环保活动,可以加强彼此的联系和互动,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结实践调研成果,提供践行理念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队员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到社区的环保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行环保宣传,组织环保活动等。这种实践活动能增强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社区的环保问题,并积极与到社区环保工作中去。

实践小队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环保意识,也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让大家都能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这对于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和践行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关乎地球的未来,也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让大家的行动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保护地球家园,也能够享受到绿色低碳生活带来的美好和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4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广西学子三下乡:探寻梧州粤剧的源流与传承
中国青年网桂林1月30日电(通讯员陈泳茜)粤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剧种、岭南艺术瑰宝,已屹立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林。梧州作为粤剧传入广西的第一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岭南文化和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源头推进农业污染治理,绿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18日电(通讯员:张芯源)伴随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面貌已发生较大的变化,脏、乱、差的现象已得到基本控制,但仍存在另一种被农民忽视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的污染,即农药包装废…
”壳“以清源调研团成员周浩然实践感悟
为了让自己的寒假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我加入了壳以清源调研团。今天是我进行调研的第一天,地点就选在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机械设备生产厂。走进位于城郊的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大型机械设备,尽管先前看过…
传递爱心,共护人情
传递爱心,共护人情我们常听闻“百善孝为先”。春节日益临近,还有许多在外务工的打工人远在他乡。在他们居住的乡村里,仍然有着许多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长时间的缺乏陪伴会对这些老人和小孩在心…
守护母亲河,携手创未来
黄河一直以来都被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贯彻落实202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面对当前黄河流域水沙治理成果显著、生态保护取得进展但依旧存在巨…
守护蓝天绿水,追求低碳生活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9日电(通讯员殷晓晨)中国在2024年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政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指在生活中尽量…
代代相传,积淀厚重的历史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5日电(通讯员潘晓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重中之重。为更…
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福道,探寻当代闽人新智慧
(通讯员庄雨温佳煊)2024年1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闽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社会实践队在许驰副教授的带领下赴福州市福道进行实地社会实践调研,并对来访游客就福道设计和福州建设生态宜…
传统文化播神州,中华文明永流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能在世界文化激流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向上、向善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中各个民族,人与人之间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赓续中华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为了提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信心,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继承、传播、发扬,2024年1月12至14日,曲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