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1月24日电(通讯员 韩梦洁)日照黑陶有“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硬如瓷”的美誉。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著名且典型的陶器,主产地山东省日照市,被誉为我国“黑陶文化之乡”。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日照黑陶,感受非遗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陶魂新铸”实践队于2024年1月13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黑陶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采访了传承人刘加东先生,了解到了黑陶的相关知识。
了解黑陶历史,感受黑陶魅力
实践队队员在传承人刘加东的带领下参观了日照市两城黑陶博物馆,了解到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两城遗址的面积大概在100万平米左右,当时这个遗址村落很大,据推断,在石器时代大汶口里面可能发现了房屋地基。虽然叫两城,实际不是个城,而是一个大的博物馆。
图为传承人刘加东先生正在向实践队队员讲解黑陶的发展历史。通讯员 李贞达 供图
刘加东先生介绍说:“美国耶鲁大学考古学家文德安教授来到日照后,就亲身试验过,做了五件黑陶器,分别用于盛稀饭、做菜、煮饭、烧水、煮肉。发现黑陶的导热速度很快,器具底部受热面积大,做出来的饭菜也有独特的香气。到了80年代后期至今,黑陶已经不再是生活用品,而更多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展示摆件。”
了解黑陶制作,体验黑陶魅力
实践队队员亲身体验了黑陶的制作,黑陶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五步,分别是取土、晾泥、沥泥、揉泥和拉坯。首先说取土,制作黑陶的泥土主要是来自于黄河流域河谷中的红黏土,黑陶器对于土质要求较高。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石长时间风化而来。红黏土的土质往往决定制作出的黑陶器的质量。红黏土的存放也需要较多的条件,保证了最原始材料的质量,才能使陶器具有更高的价值。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亲身体验黑陶的制作。通讯员 李贞达 供图
沥泥,根据其表面的意思就是将泥过滤。这个过程的进行首先需要一个大缸和大量的水。先江水注入缸中,然后将黏土加入进行混合搅拌成泥浆,要保证所有的泥土都充分稀释。然后准备滤网,将搅拌好的泥浆进行过滤,过滤掉里边含有的杂质就可以了。过滤后的泥浆表面非常顺滑。将过滤好的泥浆进行风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拉坯,在进行制陶之前,首先要将风干好的泥土取出进行反复的揉捏按压。里外揉压翻滚后,将会呈现螺旋状揉压纹形,否则揉泥效果将不到位。这样揉好的陶泥,手感绵软柔和,细腻光滑。也便于下一环节的制作。拉坯成形是陶器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拉坯所用的模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简单也有复杂,多看制作人的手艺。拉坯需要用到拉坯机,首先启动机器,然后涂抹少量的清水,切割适量的泥土置于拉坯机上,随着泥盘的转动,塑造出想要的形状。整个黑陶的制作差不多就算完成了。传承人刘加东先生说:“拉坯最重要的、最难的一步就是找中心位置,第一次做的人,有时候一下午也找不到中心。找准后给它开口,再做底。拉坯过程中沾水起到润滑作用。这道步骤主要就是靠手上功夫,全身用巧力,让作品的形状慢慢发生变化。”
雕刻黑陶,让黑陶在手中绽放
实践队队员观看了黑陶的雕刻过程,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黑陶是怎样在雕刻师傅的手中逐渐变得栩栩如生。雕刻师傅一手拿着雕刻刀,一手拿着黑陶,聚精会神地雕刻着这件艺术品,雕刻师傅的一举一动都彰显出了雕刻师傅对雕刻的热爱。制陶师傅用他们的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颗热爱的心,日复一日地雕刻出一件件精致的黑陶工艺品。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认真观看雕刻师傅雕刻黑陶。通讯员 李芯彤 供图
2013年,“日照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照黑陶还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发扬,呵护日照黑陶,绽放黑陶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