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持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在文化层面,黄河具有培根铸魂的本源意义。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本源意义,这是由黄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号称“百川之首”“四渎之宗”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既是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生命之河,也是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心灵之河,千百年来,她滋养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政治层面,保护黄河生态具有使命宗旨的明示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也是频繁带来水害的“灾难河”。受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人为破坏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黄河治理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重大难题。保护母亲河,守卫黄河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
在生态层面,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安全屏障的优先意义。生态优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保护优先、绿水青山优先、生态优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总书记在谈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时反复强调生态优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黄河湿地具有保护水源、净化生态、蓄水滞洪等作用。黄河流域湿地主要包括黄河源区湿地等9个分布区,总面积约为280万公顷,占全国陆域湿地总面积的8%。黄河下游的生态屏障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意义重大。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根据历史洪泛情况和地形地物分析,现行河道决溢所造成的灾害影响范围将涉及冀、鲁、豫、皖、苏五省的24个地区(市),总土地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上述地区人口密集,铁路、公路纵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果发生决口泛滥必将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除此之外,大量铁路、公路及生产生活设施,治淮、治海工程,引黄灌排渠系都将遭受毁灭性破坏,泥沙淤塞河渠,良田沙化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恢复。最终势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战略部署带来不利影响,是当今中华民族不能承受之重。黄河下游河道实际上已成为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河道的稳定对于这些地区的繁荣发展意义深远。
九曲十八湾的黄河连接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东平湖、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它流经的9个省区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黄河流域各地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黄河各省区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的提出的那样,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比如,三江源、祁连山地区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保护好“中华水塔”,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置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无论是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发展现代农业,还是推动集约发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各省区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创新、在体制机制方面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韧性,以创新为重要驱动力,不断推动全流域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必将开启大江大河的“大治时代”,必将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全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