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传统文化,感悟劳动精神,积极相应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相结合,进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感召力。2024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实践队前往即墨古城进行实地走访,与周边群众进行探讨来充分了解古城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传统精神,实现传承和发扬。
图为青岛市即墨古城西城门遗址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安摄
领略文化遗产,汲取优秀精神
进入古城区内部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气势恢宏,巍峨矗立的牌坊,自西向东贯穿于整个中心大道,向人们诉说着古城的文化底蕴,随着我们研究调查的不断深入,对其中分布于道路两旁模仿古代习俗的铜像,以及例如学宫,万寿宫,财神庙等一众文化遗址。
通过查阅古城内部资料我们可知即墨古城的总建筑面积为37万平方米,在这其中有儒家传统文化承载地即墨文庙;有记载明清以来功德显著的人和事的牌坊街,围绕两侧的是学宫、县衙、万字会、鸭绿池戏台、城墙、教堂等公共建筑遗址,以及分布于道路两侧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吃摊,饮品店等娱乐饮食设施。
据古城工作人员介绍,在新时代的大数据发展浪潮中,即墨古城积极相应,将自身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其中最令工作人员自豪的便是“自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古城的文化更加繁荣,在牛年到来之时,拥有我们古城文化的吉祥物——墨小牛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将我们的即墨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其中墨小牛也受到了观众和游客的一致好评,成为古城文化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代表”这是古城文化的一次创新性发展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为文化的创新发展与融合树立了榜样。
图为青岛市即墨古城内学宫遗址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安摄
深谋发展路线,扬帆再创新高度
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我们也在欣赏之余产生了对古城以后文化发展产生了思考,文化要想长久的发展传承下去,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与社会的价值观相适应:其次也要注重自身的纯洁度,要始终在人民的立场上去发展,去实现自身的开拓创新。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新作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习主席的这句话启示着我们,在古城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古城的实际和人民需要,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的生长点,切记不可脱离实践,否则便会被淘汰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的摊位存在不整洁,无秩序的现象,这对于古城的文化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及在对古城周边居民群众进行走访发现,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是思想层面的创新发展,而且是生活方式、实践方式的变革。要让古城文化成为时代的标杆。与形式的创新相比较,内容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更为重要。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即墨古城中所展现的古代人民的传统劳动精神更值得我们去传承学习。
图为对即墨古城周边群众调研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石安摄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即墨古城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艺术上是即墨人民艺术创作、审美趣味、特定时代的典型风格的实物见证者,如柳腔,黄岩砂画;在科学上是指即墨人民的创造性和科学技术成果本身或创造过程的实物见证者,如备受欢迎的墨小牛;在社会上是促进即墨传统文化,记录和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社会凝聚力的产生等方面的文化平台。在文化上,体现了我们即墨人民优秀的劳动精神,一些老物件也反映出了我们即墨人民不怕艰苦,踏实肯干的品质。
总而言之,即墨古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作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守正创新,敢于开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2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