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蓝色食物之变,筑铸粮食安全之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周美彤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 周美彤)为了弘扬“大食物观”,探索“蓝色食物对大食物观的重要意义”。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就“蓝色食物与大食物观”这个命题面向沿海居民进行调查访谈。

调查研究,地点确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是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整优化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丰富扩大食物来源,包括耕地、草原、森林、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方面,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全民健康的需求。受地域影响,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较大差异。在沿海地区,践行“大食物观”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蓝色食物也因此成为了沿海粮仓的重要保障。经前期调查研讨,实践队选择于2024年1月12日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进行实地调研。张家台村依港而建,是山东省首批景区化村庄之一也是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定位让张家台村注定和海洋密不可分。

图为张家台渔村景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摄

集体走访,深入调查

进入张家台村后,实践队员们与村民交谈发现,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靠着“海洋”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据了解,村中大多数人以捕鱼为业,在食物摄入方面,几乎是家家天天必吃蓝色产品,关于蓝色食物的获取方面,接受采访的村民提到,大多是直接从码头购买,或者是自行出海捕捞,蓝色食物是村民日常的重要食物来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蓝色食物是沿海渔民粮食的重要来源,对食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蓝色食物丰富了食物的种类,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膳食选择;另一方面,蓝色食物是对传统粮食的有益补充。蓝色食物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是沿海渔民的重要食物来源。调查中,实践队员发现大多数沿海渔民并不是在注重营养膳食的情况下食用水产品,对蓝色食物的环境保护价值也知之较少,更不会出于资源保护而食用蓝色食物,食用水产品似乎已经成为了沿海居民的无意识消费。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村委会工作人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摄

为了解更多信息,实训队员们来到了张家台村村委会,并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展开了访谈。从村委会工作人员口中队员们了解到,张家台村原为一个普通的小渔村,村民远以捕鱼为业,渔业也是村里的支柱性产业。后来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张家台村响应政策要求,开始发展渔村旅游,这促进村庄产业的转型。据观察,张家台村的饭馆主题多以海鲜渔家饭为主。海鲜产品为主题的餐饮文化不仅表明蓝色食品在张家台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侧面反映了蓝色食品在张家村村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蓝色产品在为村民提供粮食的同时,因为村民创造了大量经济收益,以蓝色产品为主题的餐饮业发展带动了相关旅游业发展,使得传统的小渔村逐步向现代化旅游村转变,村民的收益得以增加,村民和村庄逐步富裕,带动了村庄的相关设施完善,村民手里有了余钱之后,村民的收益也开始更多地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蓝色食品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以蓝色食品为重要组成成分的饮食文化,对维护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蓝色食物富含丰富的营养,对居民营养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沿海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完美契合了大食物观中向海洋要热量和蛋白的观念,对践行大食物观有重要意义。相对于其他食物可能需要大量的土地、水源和化肥等投入,蓝色食物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将蓝色食物的种植和生产纳入大食物观的范畴,可以在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的同时,平衡粮食供给,并确保食物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继续走访,笃行致远

践行大食物观和发展蓝色食物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发现,虽然蓝色食物的开发和利用在粮食安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蓝色食物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并不完善,人民对蓝色食物的定义认识较为浅薄,不能有效系统的认识蓝色食物的重要性等。对此,“耕海牧渔”实践队将继续深入走访调查加大对蓝色食物重要性的宣传,为促进蓝色食物在国民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张家台餐饮店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晗悦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2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河我一起共护一江水实践团队问卷调查
“河”我一起共护一江水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河”我一起共护一江水实践团队对于人们对河流及其附近环境的认识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以了解人们对河流及其生态问题的态度,增强人们对河流…
心理健康知识进班,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心理健康知识进班,为青少年成长护航2023年1月20日至21日,曲阜师范大学“岁岁黄河岸,悠悠载文翰”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进入山西省太原市一所中学进行了一次进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活动,通过参与心理健康知识进班宣…
走进社区养老院,带去温暖、爱心与担当
走进社区养老院,带去温暖、爱心与担当在这个寒假,我有幸与社会实践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参与了养老院的义工活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让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
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引领“蓝色食物”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号电(通讯员李国彤)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文章中曾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为深入…
防治校园欺凌,普法宣传进课堂
【防治校园欺凌,普法宣传进课堂】“和谐友爱”是校园的主旋律,而校园欺凌则是严重背道而驰的做法,防治欺凌时刻在路上,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向善温情法治队队员进入课堂对学生们进行防治校园欺…
湖北大学生走进社区,共创绿色生活风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启了一次具根本性、开创性、长期性全面工作,其成效也是前所未有。不管是长江或黄河领域,草原和林海,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坚持如初,…
“心系家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心系家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关爱空巢老人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空巢老人指的是子女长…
吾辈躬身践行,力展青年风采
吾辈躬身践行,力展青年风采凝聚价值观力量,振奋新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鼓励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参与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爱心支教、阳光助残等活动,在公益服务中树立爱国、敬业…
【深入田间地头 掌握农情民意】——曲阜师范大学裕农于商调研队
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的发展目标。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电商+”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裕农于商调研队的队员们走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们了解情况。从农…
追忆冰城红色经典,传承红色信仰
追忆冰城红色经典,传承红色信仰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领青年认识并践行党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