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慧玲 2024-1-23)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开始了第三天的线上调研活动。为了更好的进行后续工作的开展,全体成员在线下开展了“非遗文创携手行,传统文化焕新辉”的问卷发放工作。
9时,先锋实践队全体成员准时打卡,饱含激情的开启发线下问卷的一天。起初,队员手拿着问卷与陌生人打交道,显得有些羞涩,不好意思开口耽误别人时间。接连问了好几位路人,都被委婉的拒绝了。队员发现有部分受访者存在极大的顾虑,觉得存在诈骗风险。队员需要耐心的解释问卷的目的和要求,以消除受访者的疑虑和担心。来获取真实和可靠的数据。随着,队员不断调整访问方式,发放问卷过程也愈发的顺利。通过一天的活动,队员们完成了问卷发放。材料收集等一系列任务。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次问卷发放让队员们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同时,队员们也意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未来,青少年应坚持学以致用,凝聚奋进力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添砖加瓦、贡献出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1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2年7月7日上午,我们一路8人参观了埠落村,在村中我们广泛收集村中丰富的村俗资料,并与埠落村前村支书记高书记展开了亲切而又有趣的交流,通过积极的准备,我收集了群里面的有关村俗的……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12日上午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去了解了埠落村的文明发展历史,通过了解我们认识到埠落村的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先创建一个文明村进而建立一个文明户的建设方向。埠落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七月十一日,在距离下乡活动还有2天时,我们选择参观了埠落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后面有雄维两棵银杏树,树龄120年。雌树高13米,胸径130厘米,每年果实累累。雄树高13.5米胸径220厘米。2004年……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下了大巴车,等了没一会儿,远处负责迎接的村民身后跟着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笑着走来,队长吴晗赶紧迎了上去。我们一边寒暄,一边跟着村民往村里走。路边的花朵开的艳丽,可能是昨夜……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7日上午8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埠落村的历史,我们今天参观了曾经的中共青岛市委机关所在地,抗战初期青岛对敌斗争的指挥中心,崂山抗日游击队的诞生地。在这里我们深刻领悟了抗战过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