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乡村旅游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农村的发展模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深入研究旅游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情系三农”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13日前往日照市任家台村,就旅游业对乡村发展的影响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振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建设民俗旅游度假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
实践团队抵达任家台村后,与当地村委会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及便捷交通,发展滨海旅游业,创新成立民俗旅游度假村的发展模式。实践队员分为四个小组,明确责任区域,对任家台村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考察,与村民进行访谈和沟通交流,旨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实践队员注意到,村内民宿主要为平房建筑,规模与布局均大致相同,且村内道路宽敞平整,井然有序。一位长者向实践队员解释道,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村民们自发将住宅改造为民宿,地方政府逐步实行统一规划,并提供相应培训,同时,优秀示范户也会不时分享经验,以推动整体发展。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探访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民宿。民宿经营者指出,旅游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七月,而在五一至十月一日期间,民宿的使用率较高,前来旅游并选择入住民宿的游客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其余时间则为旅游淡季。在建造民宿时,投入成本较高,而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年均收入变动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开放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带来了相对丰厚的收入。
图为实践队员与任家台村居民的深入交流
从事养殖捕鱼主产业,保障农民富裕安全绳
在实地调研中,队员们发现村庄内大部分人员不在家中,或正准备外出,且几乎没有游客出现。一位携带女儿的居民在准备外出时表示,旅游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七月,而民宿在五一至十月一日期间使用频率较高,其余时间则为旅游淡季。对于那些经营规模较小的民宿居民来说,他们通常将民宿视为副业,在淡季期间,他们会选择外出务工,或在村庄内从事养殖、出海捕鱼等产业。实践队员们在他的引领下抵达了码头,现场气氛繁忙,人群熙攘。女性们多坐在马扎上,正忙碌地进行扇贝的加工与打包。一包包满载扇贝的网袋堆积一旁,不时有满载扇贝的车辆从实践队员身旁驶过,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实践队员调研发现,当地的养殖业采取按亩包海的方式,范围在五百至一千亩之间,主要种植牡蛎、扇贝等。而当前季节是扇贝丰收且肉质肥美的时期,产量较高,能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近年来,养殖过程中的浮漂价格不断下降,有效的养殖方式使得产量上升,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图为实践队员为帮助当地渔民铲收扇贝
主推旅游养殖相结合,铸造美丽乡村新生活
实践团队对码头进行了实地参观。现场有多台吊车和船只汇集,进行牡蛎的打捞和运输,码头周边及牡蛎处理区车辆往来频繁,收获的海鲜在这个季节大多统一出售给商贩。此地海鲜市场未开放,预计将于四月份正式向游客开放。届时,市场将各类海鲜进行精细打包分类,丰富多样的海鲜品种将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周边的民宿部分提供海鲜加工服务,游客亦可选择在民宿内直接点菜,品尝到新鲜的海产品。在热心渔民的介绍下了解到,当前正值旅游淡季,码头主要聚焦于海洋养殖产品的收获。而在旅游旺季,会有专门的旅游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组织游客开展出海捕鱼和游览活动。任家台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沿海地理优势,将旅游业与养殖业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典范。
图为实践队员在码头与当地渔民交谈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分析了任家台村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旅游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居民对农村振兴的认同感、支持感和幸福感。然而,当前的新型发展模式仍存在不足,旅游和养殖产业的不稳定性以及受到的多方制约和限制,唯有依靠当地政府的引导和解决,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实践队员们将继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关注农村经济发展。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农”实践队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