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行:做好实践准备,落实实践要求]
中国青年网潍坊市1月16日电(通讯员 肖秀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响应国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脉非遗”实践队于寒假期间前往山东省潍坊、济宁、日照等地进行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分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方式和创新路径。
明确实践主题,合理分工安排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山东省文化大省和非遗大省的现实情况,实践队充分讨论后,最终将实践课题确定为“做强文旅宣传,扮靓非遗名片”。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和为实践队员提供培训,实践队于1月11日进行线上培训,充分介绍了实践的选题目的、实践背景及实践形式,对实践内部分工、相关注意事项做了介绍和说明。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走访民间传统艺人、调研重点地区、科普非遗文化和助力社区建设四方面进行展开,深入基层社区,走近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线,在与非遗手艺人进行专业性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从专业人士口中结合问卷调查进行总结汇总和数据分析,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路径。
图为实践队合照
了解时代要求,响应国家号召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众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这些遗产都属于活态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部分地区传统观念较重,难以对非遗形成正确认知,且缺少创新思维,对非遗发展形成制约。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义务,形成多方合力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结构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指引,促进了非遗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搭建起我国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与指导老师的交流,积极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在实践中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协助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普及和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5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