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三日,“新时代特殊教育的发展:非遗传承视角”社会调研的好运来了就队在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展开了第一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这次实地调研也为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
在实地调研日来临之前,我们团队根据对内人员定位做了细致分工,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任务:1.对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系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我们的联系人的宋老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学习院校开展特殊职业教育的经验以及特色方法。2.参观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老师及学生作品展览,了解学生成就,感受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在残障学生手下尽情绽放。我们撰写了完备的访谈提纲,与宋老师商定调研时间,为这次实地调研做了充足的准备。
到达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新校区,我们就被校区幽美静谧的环境所震撼,在去教学楼的途中,可以看到三两结伴的正在讨论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进入教学楼见到宋老师后,我们便开展了此次调研的第一项任务。宋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如今的基本情况。谈到92%的就业率,宋老师说,为了解决残障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现如今实行的是“分组教学、分层就业”的教育策略:由于学生不同地区分布导致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存在差别,所以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行分组教学、小班化教育,最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就业。宋老师还与我们讨论了“非遗助残”项目的可行性。宋老师认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很高,已经有一些成功范例,但是如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产品的销售问题,这些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相关经济分析。宋老师对于非遗助残项目的观点为我们进行最终的项目方案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角以及权威的观点。
紧接着一位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本校老师学生的优秀作品展。其中有学生的参赛设计作品,还有例如蜡染、鲁绣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艺作品。老师对此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我们由此了解到了很多非遗传承技艺的简单制作工序。我们还了解了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历史。学校前身是1989年创办的山东省康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历经三十多年风雨,最终成长为如今容纳三千余名残障学生,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经过对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实地走访,我们团队对残障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也寻找到了新的调研突破口。“非遗助残”项目虽然一直在不断推行,但是如今的推广力度仍然不够大,希望我们的调研项目能够让更多人能够注意到这个项目,参与其中,为“非遗助残”项目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2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