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万里碧道,守护珠江安澜
——武汉大学“卫一片绿水,谱双碳新篇”实践队赴广东省水利厅、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江河湖库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加强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对于防洪、保障供水、维护生态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其与河湖治理紧密联系,7月18日上午,武汉大学“卫一片绿水,谱双碳新篇”赴黄河、珠江两大流域河湖生态治理调研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水利厅进行交流学习。水利厅水利水政监察局综合监察科周磊科长全面、系统地向实践队讲解了广东“万里碧道”河湖治理工程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顶层设计与总体蓝图,以及各类特色的碧道剪影。“万里碧道”建设形成“三道一带”的空间范围,即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碧水流畅、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通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万里碧道”工程依据河湖周边环境差异,分为自然生态型、乡野型、城镇型、都市型四种类型,以适应不同的本地环境与建设条件。实践队成员发现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市,多见建设城镇型、都市型碧道;而在广东西部发展缓慢的地区,自然生态型、乡野型碧道更为常见。碧道建设旨在实现水生态、水文化与水经济三者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景象。碧道建设从实际出发,明确“三年见雏形、六年显成效、十年新跨越”的总体目标,分三步循序渐进,到2030年在广东省内逐步建成1.6万公里碧道。
下午,在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实践队来到试验基地,珠江河口整体潮汐物理模型占地达四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潮汐河口模型,复演了珠江河口“三江入流、八口出海、两湾纳潮、径潮交汇”的水系特征,其潮汐控制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着这庞大、壮观的模型,师生们有幸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走遍了珠江流域大大小小的河流,见识到了水利研究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本次调研实践让同学们直观生动的理解到新时代为什么做好治水工作、做好什么样的治水工作、怎样做好治水工作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全面地了解水利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的要求,同时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和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力量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