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图,基层点亮。暑假伊始,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调研实践队走进湖北省革命老区——红安县。
沿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源流,实践队员走过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董必武故居和纪念馆,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翻开中国特色法治的时代新篇,实践队员走进红安县司法局、人民法院和八里湾镇小金山村,感受基层法治的重要作用,为书写法治新篇章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一)法治源头探寻:红色旧址展示红安县法治思想之路
2023年7月15日至16日,实践队员走访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董必武故居和纪念馆,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红安法治思想的历史样貌,切身探寻法治思想的红色基因。
1927年4月24日,七里坪地区农民协会成立了以审判土豪劣绅为主要职能的七里坪革命法庭,这是中国最早的苏维埃政府司法机构。透过岁月的尘埃,实践队成员们仍能感受到法庭当年的庄严和肃穆,聆听红色法治故事,领会到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立场、科学思维、世界情怀。
实践队员参观七里坪革命法庭遗址
在董必武故居和董必武纪念馆,实践队员追寻董必武同志的脚步,在其书籍、手稿、家书以及一些珍贵的照片和奖章等图文资料中,了解了董必武同志为中国法制建设鞠躬尽瘁,为创建人民新法制焚膏继晷,深深感受到先辈伟大的法治思想和革命情怀,从而对红安法治思想的红色脉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普法规划展法治图景:红安县司法局的普法举措经验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员走进红安县司法局,深入调研八五普法规划下红安县司法局的普法工作现状。
通过司法局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队员全面了解了红安县司法局在八五普法规划下的宣传措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层次、有重点的普法工作打造“红安普法品牌”;2.以有实效、讲方法的基层法治建设锻造“红安法治团队”;3.以新内涵、新时代的红色法治精神激励人民不断前进。经过本次访谈与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基层普法现状,感悟红色法治文化的厚度、深度,结合课本所学与社会需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与司法局工作人员交流想法
(三)基层执法擎法治旗帜:红安县法院的法治建设实践
7月17日下午,在红安县法院夏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和当地青年干警展开了积极交流,并参观了当地特色法庭——占店法庭。
占店法庭拥有一支精炼且专业的团队,是全省的先进法庭。除了基本的法庭业务之外,它还很重视用温情司法来化解矛盾纠纷,用创新做法开展社会治理建设。如巡回审判把庭审搬到村现场或者企业现场,通过典型案例的现场审批,让村民直观感受法条的要义;通过“现场给人上课”的方式,让普法活动更加深入。
交谈中,实践队员认识到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困难和挑战,也深深感动于基层法治工作者们为民奉献的精神,更加坚定了自身的法治理想与信念。
实践队员在占店法庭与法官交流
(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小金山村基层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在与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交流之后,实践队员前往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八里湾镇小金山村,对当地村民委员会主任、书记和司法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切身感受法治宣传的浓厚氛围。无论是成立调解委员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还是通过建设爱心食堂、帮扶留守老人等方式减轻外出务工人员的负担,减小矛盾发生的可能性,小金山村始终注重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乡村治理和社会进步,将法治作为推动村庄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小金山村的实践中,队员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基层法治建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
实践队于小金山村合影
法治蓝图,基层点亮。三天两夜的实践过程中,年轻的学子们不仅接受了法治思想的洗礼,还在一线中感受到了基层法治的重要作用。
基层法治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界共同努力,法治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字 / 彭新星 董浩澎 李晨曦 杨心怡
图片 / 吴雨珊 赖冠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