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大学子实践心得(二):殡葬的情感细节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韦江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长期殡葬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地区进行的土葬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进行改革。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其核心要义为禁止乱埋乱葬,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改革愚昧落后的办丧习俗,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23年暑期,来武汉大学法学院、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多个单位的13位同学组成实践队,旨在深入全国全多地,考察乡村殡葬改革实施现状,探求乡村殡葬改革在乡村社会与村民心理中的真实面貌,探寻合理有效的基层乡村殡葬改革路径,实践过程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其中,多位成员以文字形式分享了其内心感受,在此以多个主题进行总结与整理,以更直观地展示实践成果。

实践心得之一:殡葬风俗何以存续

此次社会实践我来到外公的家乡——位于四川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并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在这期间我见到了当地的村主任,也与他的家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这短短几个问题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农村某些不容忽视的事实。

首先我就当地传统的殡葬风俗提出了疑问,村民们侃侃而谈,看的出来他们对于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视。紧接着我询问了殡葬改革的相关信息,包括具体的改革政策、实施程度以及村民们的知情状况,但大家都面露难色,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关于对殡葬改革的态度,村民们都认为不应该完全取缔传统习俗,村干部也觉得在当地推行火葬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是经济上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民众对土葬的认可和对古老传统的信仰。

过去在一些影视剧里,我也曾看到过关于殡葬改革的情节。就我个人而言,我所在的城市属于五线城市,人口少,几乎就是一个小城镇,但城市里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火葬。此次来到远离城市的山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群众对于殡葬改革的认知竟如此匮乏,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改革的存在。不过许多现实原因也引人深思,例如村民对于保留完整遗体的坚持,到底是封建迷信的残余,还是对传统文化和先祖的敬仰?

心得之二:村民的真实声音

在访谈的过程中,李主任带我去参观了他们曾办过丧事的堂屋,墙壁因积水被侵蚀,水泥地板也积满灰尘,但从屋内的陈设可以看出以往在这里举办白事的隆重。

在采访他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感触。曾经我狭隘地认为,文化程度或者说受教育程度能决定很多东西,包括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思想和处事观念,但当我听到李主任的一些回答时,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李主任虽然是清松村的干部,却也只是一个没读过大学的农民工,在当地,能有高中文凭的村民少之又少,教育极度匮乏,文盲也不在少数。李主任不仅说明了家乡丧葬习俗存在合理的原因,还谈到了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取舍。本以为那个年代的长辈不支持火葬仅仅是因为不愿改变,如今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自己的考量。

李主任谈及的问题里有很多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我们作为大学生,尽管文化程度稍有优势,但阅历还是太少,比不得老一辈人在某些事件上的洞察力。因此,要想做到学以致用,仍旧需要静下心来,倾听民众的声音。

心得之三:立体化的殡葬改革

在做实践访谈的时候,通过前期的资料翻阅以及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我逐渐意识到殡葬改革的推进是有必要的。考虑到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节约问题,还有传统的殡葬仪式确实过于耗费人力和物力,殡葬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通过与不同年纪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访谈者的交流,我发现人们对殡葬改革的态度存在代际和区域的差异。很多年轻人或者是在城镇居住时间比较久的家庭由于经济和文化接受状况的不同,观念比较开放,会认为火葬方便简单,更偏向于火葬,基本是交给殡仪馆处理;但是像年纪比较大的,在农村居住时间比较久的,基本会更偏向于土葬,在自家门口就地举行传统葬礼。

在资料查找的过程中,我发现殡葬改革并不是书面化、平面化的,这是一个很具有实践难度、多维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地方发展状况,人们观念状况和传统风俗文化的留存,以及地方传统管理方式的不同。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区域的差异化就意味着一刀切的改革方式是行不通的,殡葬改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殡葬改革的具体推进考验着基层政府的能力。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多方面的阻力,这就很考验基层政府的决策与执行能力,人民期待着文明的殡葬改革,相关的教育和宣传与鼓励政策的设计还需要基层政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现代化理应顾及每个个体的尊严与呼吸。殡葬改革的实貌或许并不仅存于论文、报纸、网站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之中,在乡土社会之中,依旧存在着许许多多有关殡葬的个体叙事。在访谈与问卷中,我们不仅要思考,在浩浩荡荡的现代化浪潮之下,有多少声音被淹没在激荡之中,有多少情感被排除在历史之外。倾听来自基层的肺腑之音,能让我们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殡葬改革,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化之风以浸润人心的方式,走进乡土与村民之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2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学校: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姓名:余丹丹“幸好,人生有离别。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的,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 余丹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查看全文 >>

有限的时间,无限的阳光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无处不在”阳光协会的这句宣言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支教,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年了,一届又一届的支教队员将爱和知识接力传递,阳光协会与大别山这个地方…… 张瑛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支教队员曹倩倩“恨江郎才尽,无法描摹你的眉眼”。当我提笔写下这段青涩回忆的瞬间,脑海中满溢着你们羞涩真挚的笑脸,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只好将自己也理…… 曹倩倩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周玥尧回忆起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心中有说不完的感受,可却迟迟没有下笔,不知从何开始写……想了许久,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他…… 周玥尧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吴芳琳细雨如丝,紧促而有节奏地滴落在窗沿,一如我当时的心跳。我焦坐在电脑屏幕前,目光聚焦于右下角的时间上,眼望着它缓慢地变化着数…… 吴芳琳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等我赴你们的约

等我赴你们的约——-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钱相玲“同学们,早上好呀!”“老师好”“那我们开始上课啦!”叮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梦。支教还剩没几天就结束了,可是我的心似乎留在了大…… 钱相玲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会计二班青年马克思实践小组开展第一次活动

2024级会计二班开展青年马克思实践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视频(通信员杨俊杰万昊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最新发布

论汉语危机
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从今年八月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推出以来,观众关注度持续攀高,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
传承红色记忆,践悟信仰力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要求,通过实践性、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理想信念,7月26日下午,望道实践队走进《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寻访百年党史,践悟真理力量。《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位于山东省…
青春三下乡,助力乡村普法运动
大家在认真观看普法宣传片,积极学习法学基础知识图片摄/王睿大家在认真听江西财经大学下乡小分队成员讲解法学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法律,方便保护自身利益图片摄/王睿普法活动结束后,小分队成员与普…
沐校史正气风学,扬石大真理力量
7月27日上午,望道实践队走进校史馆,共同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与成就,了解石大与《共产党宣言》的深厚渊源,深刻体味石大的优良传统文化与光荣革命精神。2023年3月29日,中共党史、石油高等教育史和中国石油大学…
武大学子实践心得(一):慎终追远的现代化进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长期殡葬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地区进行的土葬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进行改革。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其核心要义为禁止乱埋乱葬…
迈入山水桥城:探寻水资源监测的奥秘
7月4日,黔程归来•源来如此实践队来到了山水桥城——都匀,都匀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系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其省州市各级管控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比例保持100%,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
望道实践队赴刘集后村等地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7月26日至27日,望道实践队先后赴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史馆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寻访…
武大学子实践总结:乡村殡葬改革实貌一探
殡葬风俗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全国殡葬改革的进度也不尽相同,武汉大学我国乡村殡葬改革现状考察实践队选取多个地区、单位开展活动,尤其是深入新疆、四川、广东等十余个省份的农村地区,对村干部、基层…
我们为了什么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深刻而令人震撼的文学作品。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深刻地探讨了生死、家庭、坚韧和希望的主题。在小说中,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无尽的苦难,他失去了亲人,经历了战争、饥荒和痛苦…
以术业之专攻,让外语共“童”成长
6月27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外绽青春,语你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章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常州市金坛区华城实验小学,以培养校学生的外语兴趣为目的,分别在一年级和五年级开展了一次外语宣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