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我为祖国献石油”社会实践队在山东、河南等地开始了第二期调研活动,“这次调研活动的的访问对象的范围缩小,主要针对医患关系中的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其在医患关系中的做法或者其希望做法,进而对症下药,探讨出患者遇到医患纠纷时的正确、合理做法。”社会实践队负责人王晓萱说明了此次调研目的。
在青岛市某医院中,实践队伍采访了一位正在为妻子取药的老人,他告诉队员们,老伴几年前,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后立即采取了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其身体无恙,术后妻子便不能独立行走,一刻也离不开人,几年来,他和儿女们轮流照顾妻子。问及当年的做法时,老人坦言道:“当时哪管什么打官司,一心想着老伴捡回了一条命,就是最大的恩赐了,就算要追究责任的话,也需要时间和金钱、精力,万一没什么结果,白受一肚子火。事后想过要为自己争取一些东西,但也不知道该找谁向什么机构求助。”实践队员给了其相关建议后,老人匆匆离开……
在住院部外,实践队伍随机还采访了一些行人,听取他们在遇到医疗纠纷时的做法,一位青年男子表示,自己的一位朋友遇到过医疗纠纷,开始与医生沟通,沟通不行就闹,并谈到自己遇到了也会这样做。所有的采访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选择忍气吞声,他们表示能忍就忍,不想多生事端;另一类就比较强硬,不行就闹,反正自己的权益不能受到损害;只有极少数人会全程选择理性地沟通,求助有关机构。
“遇到有关医疗纠纷时,既不能一再容忍,没有权利意识,也不能过硬的,脱离理性的去捍卫权利。前期沟通,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难处,建立信任,后期沟通无效时,再通过咨询律师、寻求相关机构帮助解决纠纷。医闹是碰不得的,它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化,可能使你从受害者变为伤人者。”实践队员总结道。
另外,许多医院建立医生评价体系等监督机制,患者及其家属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总之,在法治社会中,医患纠纷发生时,理性是第一位的,有效沟通、法律维权才是解决之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