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国家煤矿遗址的保存与发展,助力传统煤矿工业区焕发生机,2023年8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煤媒与共,赓续红遗”实践团四川支团成员前往四川省乐山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煤矿博物馆,赓续红色文化
实践团成员走进嘉阳煤矿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煤矿工人的铜浮雕,以生机勃发的红色作背景,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地站在这里,眼里蕴含着脉脉温情。循着墙上时间线的脉络,成员通过照片与文字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和英国合资经营河南焦作煤矿。随着抗战的爆发,煤矿迁至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笆沟镇,更名为嘉阳煤矿。解放战争期间,得益于爱国人士首任总经理孙越崎与矿工的协力,成功阻止了国民党反动派拆卸设备的企图,嘉阳煤矿得以保存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嘉阳煤矿为国家工业化、三线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等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缩影。展览馆内完整还原了黄村井调度室的原貌,水壶、电话机、搪瓷杯、矿灯……简陋质朴的屋内陈设折射出的却是一段火热的燃烧岁月,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就如墙上悬挂的“模范奖状”一般煜煜生辉。
时代的浪潮不息,自90年代以来,煤炭资源逐渐枯竭,1988年嘉阳煤矿1号矿井停产。为改善当地民生和经济,经批准,当地将嘉阳煤矿的1号矿井打造为以煤炭文化为主题的观光园,充分利用煤矿遗址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助推经济增长。近年来,嘉阳煤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手抓。
另外,博物馆内还完整保存了嘉阳集团自创建以来定期举办的党建活动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了嘉阳集团通过党性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形成了以党员为骨干的企业中坚力量,同时团结职工艰苦创业、求实奋进,为保障嘉阳煤矿的生产和长期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参观博物馆,实践团成员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年代里爱国人士和革命先辈的不易,充分感受到了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忠厚吃苦、敬业奉献的煤炭精神,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由衷地赞叹嘉阳煤矿在新时代抓住机遇转型发展的智慧。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利用煤矿遗址发展旅游业对居民和游客的影响,实践团成员在矿山公园内随机采访了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笆沟镇虽然地方不大,但嘉阳矿山公园非常有名,在这儿可以欣赏到苏式建筑风格,还有过去会定期举行活动的思想大舞台。此外,老街区也很好地保留了原貌,既保存了珍贵的历史遗址,又能吸引游客过来游玩消费,两全其美。”在旅游业的发展程度方面,一位饭馆老板提到:“游客量不太稳定,还需要增加一些活动和体验项目,否则对游客来说有些单调。”受访者们的回答指出了嘉阳国家矿山公园需要改进的方面:既要引人来,也要留得住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了解煤矿工业遗产的发展方向,实践团成员邀请当地居民和游客填写了网络调查问卷,问题涵盖了是否有必要对煤矿工业遗产进行开发、目前煤矿工业遗产开发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希望添加什么改造元素等,以了解人们对工业遗产改造的需求。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煤矿遗产存在“宣传不到位”和“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在二次改造方面的建议中,大多数人选择顺应时代潮流,增加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体验项目,比如VR体验馆和实景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成为更受欢迎的开发方向。
在本次寻访煤矿工业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认真参观、深入调查、资料整合与总结,充分理解了嘉阳煤矿背后承载的党建精神和红色文化,见证了煤矿工业遗址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当地经济带来的巨大动力,也看到了工业遗产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青年一代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以此为契机,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方案,为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煤矿工业遗产,推动工业遗产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1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