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院学子三下乡:追光百年风华 赓续红色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思政本2 曹岱蕊 2114990201 18560421975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滨州学院团委《关于开展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的统一部署下,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月人——红色筑梦”实践团调研人曹岱蕊于7月22日通过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党史学习实践教育,充分引导青年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七月人——红色筑梦”实践团调研人向史而行,循脉而行,寻觅红色足迹,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调研人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烈士陵园,在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学习和触摸历史。在实践过程中,调研人不由自主地带入场景中感受当时先烈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党史学习成果,激励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勇往直前。在桓台县烈士陵园中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相关雕塑合影,深刻体会和平的重要性,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
烈士陵园大门两侧正面是四川将军红大理石,上面镌刻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手书金字,门坊背面分别镌刻着渤海三军分区原政委李曼村的《烈士颂》和《桓台县烈士陵园简介》。
步入陵园,右侧的亭名曰“日月亭”,亭正面立柱上镌刻有对联“铁山巍巍烈士功高垂青史,乌河清清英雄热血谱华章”,横联为“山高水长”,而左边的亭名曰“山河亭”,亭正面立柱上镌刻有对联“仁人志士壮怀激烈笑傲沙场,英雄儿女群情高昂盛世安康”,横联“浩气长存”。 “日月”、“山河”两亭,象征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与日月争辉,与山河同在”。
穿过陵园中间位置的花丛,铸铜雕塑矗立其中,一组雕塑展现手持“老套筒、大刀长矛”等武器的抗日战争场景;一组雕塑展现吹响军号、手提机枪、紧握钢枪、送粮支前的解放战争场景。
新改造布展的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小清河伏击战、花山、牛旺庄、石桥、果里、唐山、东沙河村创建中共清河特委机关报——《群众报》和在面窝村建立抗日三支队“耀南剧团”的经过以及桓城二次解放的战斗经过。纪念馆东、西两外山和北墙悬挂着体现军民抗日、渡江作战、抗美援朝、自卫反击作战的巨型浮雕。
在可容纳5000人悼念的广场正面,立有四川将军红大理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金字纪念卧碑。背面镌刻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烈士英名。墓区内新建无名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碑塔。213座红色大理石烈士墓碑卧于松柏之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英雄不朽,浩气长存。”记得曾有人说过:“一代仁人志士的呼吸如大风盘旋谷中,向我们招呼,我们来迟了,没有看到那一代的风华。但是当我们站在纪念碑下,看到的是他们在历史上步步留下的脚印,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影响从未消逝。因为我们会记住他们,会怀念他们,会以他们来勉励自己,会更加勇敢地去奋斗,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经过这次实践活动,调研人对党史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调研人也深深地明白国家建设党史教育基地的一番良苦用心。我们定当牢记历史,不忘英烈,继承先烈遗志,奋勇拼搏,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烈士精神永不泯灭,英雄永垂不朽!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共和国成功的路上荆棘密布,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我们脚下的路。但是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不负责任的言论层出不穷,新奇无羁的行为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人们猎奇的心理,许多本该令人心生敬畏、严肃看待的历史纪念场所也存在不被尊重的现象。这是对生命的不敬,是对历史的诋毁!我们该铭记,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历史,未来就会如何记录今天。别误用便利的纪念场所,揭起久远的伤痕;别误用不负责任的言语,揣度历史的厚重。正视历史,铭记历史,善待历史,尊重历史,才是新时代青年该做到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本次实践活动充分依托红色资源让调研人感悟到百年的党史的红色记忆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更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让调研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成长为时代同向同行的有为一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9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