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明

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动纪实

为深入挖掘地质学家的家国情怀、师德风范、高尚情操,弘扬科学家精神,7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7名硕士研究生在前期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跟随指导教师彭文峰和王舒琳,共同汇聚北京西站,乘车前往李四光的故乡湖北黄冈进行实地调研。

7月10日下午,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经过六小时的舟车劳顿到达黄冈后,便前往位于黄州区的李四光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纪念馆讲解员刘冰岩从初心壮志、百年育人、科学创新、矢志爱国、光辉旗帜、勤廉典范、高山仰止七方面向实践团全方位介绍了李四光。随后,调研团前往李四光故居以及“飞来之石”进行参观,对其青少年时期的光辉人生轨迹进行回顾和瞻仰。知从行来,通过本次访谈,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丰富了对李四光人格风范的认识。他的实践历程如其所说,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一生始终将为国奋斗放在首位。

图为实践团参观李四光纪念馆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首先来到李四光中学,进行参观和交流。校长易航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李四光中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办学情况进行了深入介绍。李四光中学前身为其父李卓侯所办私塾,1912年后变革为当地最早的新式学堂,孕育出如李四光、陈谭秋、林育南等众多历史名人,解放后改名为回龙高中,1982年,为纪念和弘扬李四光精神,国家副总理李先念题词,改回龙高中为李四光中学。当谈及如何将李四光精神“入脑、入心”时,易校长说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李四光思想引领价值,成立李四光研究会,通过不断提升对李四光生平及学术思想、精神等研究水平,为学校开展思想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校本资源。在教学中,学校紧抓开学等关键时间节点,借常态化举办李四光展览、走进乡镇科技馆、邀请地大(武汉)及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进行科普宣传,进一步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在参观展览及听讲座过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当讲到学校的校训时,易校长说学校之所以将李四光的座右铭“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作为校训,意图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李四光精神,一方面激励学生矢志向学、报效国家,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实现价值、提升自我,努力成就自己的同时服务国家。随后,易校长也对新时代青年学子提出寄语,希望广大学子要始终将爱国主义放在首位,尽己所能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服务。

图为易航校长接受实践团访谈调研

访谈结束,易校长带领实践团成员前往林家大湾先后参观林育南故居以及八斗湾共存社旧址。林育南是我党早期工人及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秉持着“将革命真理和知识的种子撒播在湖北、武汉工人阶级的心灵中”的信念,他始终活跃在革命一线,指挥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青年、工人运动、筹备了多次全国及重要会议,撰写了较多战斗性强、文词有力的政论文章,积极领导组织工人开展斗争,为工人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他还基于所办的浚新学校旧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成立共存社,燃起湖北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火种。共存社作为传播革命火种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组织之一,历经互助社时期、利群书社时期和共存社三个时期,社员在革命实践中主动向马克思主义靠拢、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谱写出中国革命史、农民运动史、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在黄冈之行中,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了李四光先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言传身教的师表风范、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随后,实践团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传承弘扬地质科学家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激励更多新时代青年学子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文:史江欣

图:母安妮 祖拉阿娅提·买吾拉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8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赴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观生态保护发展现状
山水之间,关乎“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了对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的进一步调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生态…
南通科院环生学院:资助政策宣传进社区
今年暑假期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23年度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分别走进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俄洛镇、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虹桥街道新东社区等地开展“苏乡永助”国家资助…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园林艺术现代化,感受典雅苏式美学
在热烈又充满活力的七月,为响应校团委青年学子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苏州一组,于7月24号走进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园,开展了社会实…
江苏学子三下乡:寻访历史故里 延续传统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寄语和殷殷嘱托,切实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走向幸福路,走进酉阳里
酉阳县,位于重庆市的山区县,以其壮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而闻名。今年暑期7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展开为期一周的…
社会实践 | 地质科学家访谈调研——李四光:急国所急 地质之光
社会实践|地质科学家访谈调研——李四光:急国所急地质之光当提及地质学家,你会想起谁?这份名单不长,但有一位人物一定众所周知,他就是李四光。从造船救国,到为国找矿,再到地质研究;从在外求学,到克…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磨砺青春,砥砺酉阳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永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实践活动,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组成,他们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方式…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情系酉阳,探索振兴之道
为了加强对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日,7月7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
扎二十大精神之根,塑强国之苍树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二十大新思想,7月11日,我们团队开展了以“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积极收集群众对于二十大开展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悟思想、干实事,用青春献礼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