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地质科学家访谈调研——李四光:急国所急 地质之光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明

社会实践 | 地质科学家访谈调研——李四光:急国所急 地质之光

当提及地质学家,你会想起谁?这份名单不长,但有一位人物一定众所周知,他就是李四光。从造船救国,到为国找矿,再到地质研究;从在外求学,到克服重重困难重回祖国。在科学救国的道路上,他不曾动摇、不曾停歇。祖国的河山处处印下他坚实的足迹。为救国而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奋斗,李四光的一生一直为实现救国强国之梦而拼搏。然而随着对他了解的越深入,我们心中的疑问越多,“是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他将自己的一生献身给祖国的事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舒琳老师带领7名硕士研究生所组成的地质精神调研团邀请到了曾与李四光先生有过多次深入交流的李东旭教授进行采访。

7月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地大家属楼李东旭教授家中,正式开启调研。今年90岁高龄的李东旭教授为北京地质学院建校第一批学生,195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62年跟随李四光于地质力学进修班学习,1993年退休后仍兼任学校工作、2015年负责博士后在站培养、2019年后从事地质力学相关工作。可以说,他的一生始终以李四光先生的精神为标杆。

图为李东旭教授

李东旭教授从求学之路以及地质事业建设之路两个维度同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李四光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治学品格。李四光目标明确,爱国是其毕生不懈的追求,从面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屈辱历史,便从小立志要造出“第一流兵舰”;到1904年留日学习造船,发现中国由于没有钢铁不能造船;再到1913年又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但在发现中国因为没有地质学,采不出矿的现状后,改学地质,同时涉猎德文和法文,以便了解地质学前沿领域及发展动向,他始终将国家所需作为自身专业所向。1949年接受周总理的回国邀请,只身一人从货港踏上归国之旅,1950年9月抵京后开始为国科研的奋斗历程。随后,李东旭教授又以新中国成立为界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李四光的主要功绩。新中国成立前李四光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重庆大学等任教、任职,主要致力于我国地质学科基础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则以地质力学为主线,一条腿站在物理角度上、一条腿站在力学角度上,坚持运用理论指导地质找矿实践,指导地质事业发展。李东旭教授结合自身学习地质力学的经历,讲述自己因地质力学同李四光结缘,并在阐述地质力学学科由学习苏联到独立自主,再到不断西化的过程中,强调发展地质事业首先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学习西方进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此外,在阐述李四光地质思想时,李东旭教授指出李四光主张用系统、全面和动态的思维研究地球,并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必须要以实事求是为前提,要以实践为检验方式。

图为李东旭教授接受实践团访谈调研

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全面且生动地了解了李四光先生光辉、奉献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奠基者,而且家国情怀深厚、学术眼光卓越、视野宏阔,值得后人深入学习。

文:史江欣

图:母安妮 祖拉阿娅提·买吾拉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园林艺术现代化,感受典雅苏式美学
在热烈又充满活力的七月,为响应校团委青年学子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苏州一组,于7月24号走进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园,开展了社会实…
江苏学子三下乡:寻访历史故里 延续传统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寄语和殷殷嘱托,切实肩…
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
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动纪实为深入挖掘地质学家的家国情怀、师德风范、高尚情操,弘扬科学家精神,7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走向幸福路,走进酉阳里
酉阳县,位于重庆市的山区县,以其壮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而闻名。今年暑期7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展开为期一周的…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磨砺青春,砥砺酉阳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永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实践活动,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组成,他们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方式…
三下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情系酉阳,探索振兴之道
为了加强对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日,7月7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
扎二十大精神之根,塑强国之苍树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二十大新思想,7月11日,我们团队开展了以“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积极收集群众对于二十大开展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悟思想、干实事,用青春献礼中国共产…
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守卫,同心振乡”夏乡支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居民安全意识的调查研究摘要:现今大多数农村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食品不能完全做到安全使用;乡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还未完善;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村民也对这些他们自己息息相…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法律滋养祖国之花 维民建设美好社区
7月21日,我们的三下乡之旅终告一段落……我们团队为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制作调研计划、购买医疗物资、联系了解当地情况等等。刚来到黑林社区我们也比较懵懂,不过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