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采访瓷胎竹编传承人:传统艺术的珍贵传承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杨奥博

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世界中,瓷胎竹编作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瓷胎竹编背后的故事,启为创新团队日前采访了瓷胎竹编非遗文化传承人李泽祥先生。

李先生自幼对竹编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瓷胎竹编的研究与创作。在他的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一片竹叶编织成的海洋世界,各种色彩鲜艳的瓷胎竹编作品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李先生告诉我们,瓷胎竹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创作和制作的技巧,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代表。在他看来,每一件瓷胎竹编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它们融合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当代的创新元素。

在制作过程中,李先生坚持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他指着手里的一件作品说道:“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之一,从竹子的选取到瓷胎的制作,全部是手工打磨而成的。这种坚持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瓷胎竹编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断融入了现代元素。李先生强调,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融合。他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瓷胎竹编作品,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在谈到对于瓷胎竹编传承的看法时,李先生表示非常重视年轻一代的参与和学习。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举办培训班、讲座等,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瓷胎竹编这门传统艺术中来。他表示,“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瓷胎竹编,才能使它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瓷胎竹编作为非遗文化的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创意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桥梁。正如李先生所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份传承,一份承诺。我们要以怀旧的心情走向未来,将瓷胎竹编传承下去。”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更加了解到了瓷胎竹编这种传统艺术的珍贵之处。它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技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瓷胎竹编大师李先生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瓷胎竹编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对于传统艺术的坚守和创新。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瓷胎竹编这门传统艺术中来,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为瓷胎竹编这样的传统艺术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4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沐川草编:传统艺术的新生
在四川省沐川县,一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艺术——沐川草编,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这种以当地丰富的稻草为原料,经过巧妙编扎而成的工艺品,不仅是一项传统手艺,更是当地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生动…
怀远藤编:古老技艺的传承与新生
在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部的怀远古镇,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这就是怀远藤编,一种以当地丰富的野生藤条为原料,经过巧妙编织而成的工艺品。启为创新团队前往崇州市采访传承人李志辉来深入了…
凤凰灯舞,郧阳区璀璨的非遗文化重燃光彩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这个古老而富饶的地方,近年来重新焕发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光彩。这里有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舞蹈——郧阳凤凰灯舞,一种融合了地方文化、传统艺术和独特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访道明竹编传承人:传统技艺的精湛传承
道明竹编作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美感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了解道明竹编背后的故事和传承之道,启为创新团队近日采访了享有盛誉的道明竹编传承人丁志云先生。丁先生是一位资深…
法制进校园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活动
9月6日上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特邀惠水县公安局涟江派出所驻大学城警务室警长卢禹昌在足球场为2500余名新生开展法制教育专题宣讲。宣讲现场,卢禹昌从法律层面,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交通安全、防溺水、…
探访夏布非遗 领略梭织之秘
荣昌夏布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闻名于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项目,启为创新团队成员于6月29日上午前往重庆荣昌对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展开调研…
走进老寨子,唱响新山歌——我校“长沙弹词非遗传承”团队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调研
“河里的石头头挨着头,山上的柴木柴挨着柴……”7月11日,走进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流源村老寨子,“芙蓉朵朵·长沙弹词非遗传承”的团队成员们就听见了远处传来的动听山歌。队员们循声而至,开启了为…
成都内画:瓶罐内的艺术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成都内画非遗文化调研活动成果丰硕,为成都内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成都内画作为一项独特的瓷器装饰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启为创新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和…
探访荣昌陶艺 调研非遗传承
荣昌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荣昌陶这一非遗项目,启为创新团队于6月29日下午前往重庆荣昌对荣昌陶展开调研此次调研活…
探寻内画技艺,领略非遗传承
近日,启为创新团队对成都内画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活动。成都内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瓷器装饰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