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成理学子三下乡:推广地热研究多元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早日达成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作者:王周祥昕 刘一润

“生逢其时”的地热开发——生态双碳之路行稳致远

地源热泵是现代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类型,国家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实施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后,其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我国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响应“双碳“政策,要通过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来减少传统石油能源的消耗量,减少碳排放规模,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按时实现。在此背景下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动力增强,需要结合现状实际,持续性对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创新优化,来促进我国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整体能效的提升。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更加了解地源热泵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方向,2023年7月18日上午,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办公室,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银辉副教授进行人物专访。

“多点开花”的地热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提质增效

地热研究过去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初步壮大阶段。以成都理工地热研究中心为例,从找地热温泉,到关于地热的相关研究,再到开设以地热为主的新能源工程,同年成立地热研究中心,成为全国第一所培养地热能人才的本科院校。

未来地地热研究重心偏向中高温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地热资源从单纯的类似温泉等运用转为多方面层次的运用,如干热岩,海上地热的资源评价,利用和开发项目,盆地型地热的使用。未来地热研究中心将扩大研究团队,引进海内外人才,研究沉积型盆地的地热资源开发的四个重点难题:即研究如何利用废弃的油气井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对于废弃的油气井里面残余的矿物资源提取出来,地热与农业、养殖业相结合,地源热泵在南方供能大于供暖的需求。

“对症下药”的地热推广——产业建设壮大多措并举

在成都甚至整个南方,地热技术的推广普及情况还不够理想。主要的困难包括:一是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目前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激励措施;二是认知和宣传方面的问题,很多人对于地源热泵技术了解不深,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顾虑;三是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如何推动地源热泵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成都理工为例,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其次,加强对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论坛、开展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同时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提高地源热泵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薪火相传”的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发展精益求精

针对四川省地热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瓶颈,成都理工建成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地热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着力建设“地热开发及综合利用”校企联合实践基地、产业创新研究院、产教融合众创中心三大子平台,形成地热全产业链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摇篮和科技创新基地,辐射带动石油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发展,为全省地热的有效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推进我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银辉副教授说到,在地热研究中心建成之后,新能源工程系全力支持地热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除高温热害,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伴生资源等方面的团队做相关的技术研究,并驻创研究中心,在做好团队建设的同时做好教学建设,争取在发改委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一个示范工程。

针对如何做好产教融合,需要做好四个方面。首先是人才培养,成都理工热地研究中心与多所学校企业均有合作,如中国能源研究协会,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四川地热产业联盟。地热创新联盟。各高校进行专业交流,如成都理工大学与西安石油大学、武汉地质大学等本硕博。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针对于产业的科研问题,生产问题来调整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方案,来培养符合产业生产需要的人才,来帮助企业切实解决生产上的问题。其次目前地热方面人才仍然缺少,为了更好解决企业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开设了地热相关的微专业:定向培养硕士和博士,在石油工程等地质学科下定向培养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在企业进行培训人员。然后在科学研究方面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联合公关。最后对于企业发布急需解决的科研问题,由各方,如国内外学校的专家,研究 中心凭自身科研实力接取,企业为其提供科研经费,进行评审之后立项。

小标题:“大有可为”的地热未来——向双碳目标攀岩前行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其应用效果非常显著。首先,地源热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其次,地源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深层能源,可谓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于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银辉表示:“我对未来地源热泵技术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充满期待。随着社会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希望地源热泵技术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能够迅速普及,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三下乡访谈】退休不褪色,一生心向党 ——重庆市巴南区其龙村老书记访谈
邹子富:1972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74年在部队入党,至今已有49年党龄。1977年选择回乡;1980年担任重庆市巴南区其龙村书记一职,通过引进外资,创办企业,走出了其龙乡村振兴第一步。2007年退休之后,仍然…
下乡野稼穑蓬勃,助农梦熠熠闪光——“农链阡陌,畅达八方”团队下乡活动系列报道
8月14日早上八点,在创业学院刘馨逸老师指导下,我校曹泽康、刘荣基、许晖泠等9名同学前往荆门市京山县石龙镇蒲圻村、杜湾村、罗家桥村以及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李集村进行三下乡活动,对农业发展状况、秸秆…
【三下乡专访】助乡村振兴 促其龙发展 ——专访巴南区其龙村退休老干部唐良如
唐良如:今年77岁,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市巴南区其龙村人,在其龙村工作20余年,工作内容包含农业发展、国土资源管理,产业振兴等等。经常与群众打交道,擅长做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其龙村乡村…
赋予爱,赋予梦想——“文化逐梦,教育心路”支教队助力襄阳乡村教育
赋予爱,赋予梦想——“文化逐梦,教育心路”支教队助力襄阳乡村教育湖北省襄阳市一直是华中农业大学志愿服务的地点,华中农业大学在襄阳多次开展了实践调研、支教服务、红色教育活动,建立了实践基地、服务…
“领略乡村新变化,探索振兴新征程”—滁院学子深入藕塘镇乡村开展实践活动总结
“领略乡村新变化,探索振兴新征程”—滁院学子深入藕塘镇乡村开展实践活动总结“乡村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大有可为。”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院青年大学生在“三下乡…
探索常博:传承红色文化,感受历史魅力
探索常博:传承红色文化,感受历史魅力项目名称:探索常博:传承红色文化,感受历史魅力项目简介:本论文旨在探讨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2电一班于2023年7月举办的常州博物馆实践活动对项目成员实践能力…
叶挺将军: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8月20日,红色电波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感受革命老前辈的崇高气节与伟大精神。(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土地正被战火与苦难淹没,侵…
浮岚书社《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会回顾
(通讯员周晓娜)11月6日晚,湖南师范大学阅读推广部门在逸夫图书馆222室举办第二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会,陈文东老师参与此次活动,喻鑫众担任活动主持人。第一环节由蒋星鹏同学担任领读人,介绍作者…
爱心暑托班支教活动开班仪式顺利举行——湖师勤敏支教队
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助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湖师勤敏支教队于2023年7月2日,在黄石市黄石港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举行了面向社区全体学生…
实践至此,道阻且长——华农实践队探寻橘猫再就业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王海燕摄影杨瀚祺)7月12日,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救助基地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早晨九点,队员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桃园进行工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