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在汪金平教授的指导下,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潜江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深入潜江市不同乡镇进行稻虾产业的调研。
走进潜江市区,调研农资农化
团队成员于7月16日来到潜阳东路调研农资农化店铺的经营情况,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主要调查农药、虾药的售卖情况,充分了解产品的来源、流向、种类以及店铺的收支。团队成员们积极问询,克服了各种人为阻力,最终收获了30份有效问卷。团队首先来到了全国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示范门店—绿之宝农化,一番交谈后,店主竟然是2003级植保专业的同校校友,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后,进行了合影留念;后续又参观了奇瑞特农化,店主是一位53岁的大叔,他的办公桌上放满了文件,墙上挂了许多“信得过单位”、“手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证明,以及一些常见杂草、病害的解决策略、限制性农药。在成员们自我介绍后,店主也积极配合,完成了问卷调查,并语重心长地交流粮食安全等问题;在海川农化店里,老板娘也耐心地回答了相关问题并填写了问卷,之后将成员们带入店内详细介绍其销售的农药品种。调研过程中,很多老板都热情地介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并激励团队成员们要在农业科学领域继续深耕。通过后期的问卷整理,总体来说各店铺虽然规模不一,但是农药以及虾药的品种大同小异,进货厂家也基本相同,而商品主要是批发给下级农药经销商以及部分种植户,而进出货量和收支情况则差异较为显著。
调研稻虾农户,践行实践宗旨
在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中,为了充分了解不同地区农户的稻虾种养现状,团队总共花费三天时间,分别走访了浩口镇、熊口镇以及后湖镇三个不同乡镇进行问卷形式的调研。通过镇上各组的走访,礼貌邀请农户参与问卷的填写,在农户的热情配合下,团队共计取得了100份有效问卷。事后通过问卷的整理总结,团队成员发现现在潜江稻虾户的收益几乎都来源于小龙虾。今年小龙虾的收入较往年偏低,因为饲料和钙粉等价格的上升,小龙虾利润也随之下降,但是不管是家有3亩地的王大妈还是承包了56亩地的陈大叔,总体而言都是盈利的。根据村民的指引,团队成员们沿路观察了很多稻虾田,发现路边没有农药等包装袋,水质良好。同时在调查中没有发现滥用农药的情况。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潜江的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可谓是一石三鸟。
参观稻虾试验基地,深入体会互作模式
7月18日,团队成员与汪金平教授在华中农业大学潜江稻虾试验基地见面,参观基地学习相关知识。汪老师通过实地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与讲解,使得成员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稻虾互作模式。针对基地的试验田,汪老师表示,稻虾互作模式充分利用了水产资源,使得潜江当地农户的生产收入大大提高,同时也调动了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这对潜江市的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全国的稻虾互作模式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探寻水产公司面貌,了解企业发展模式
通过提前与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旋经理联系,团队于7月19日前往该公司进行调查。在刘旋经理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公司的龙虾产品展览馆。里面陈列了各种龙虾加工的主产品与副产品,其中主产品包括各类的龙虾食品,副产品是通过对虾壳进行精加工,制成甲壳素、氨糖、虾青素、壳聚糖等各种药品,其中氨糖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可以治疗人体关节处的滑膜损伤,改善关节的软骨代谢;虾青素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强抗氧素,是良好的消炎剂。但是该类产品加工成本极高,平均每吨的加工成本在4万块钱左右。最后,刘经理为团队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将赵脑村和瞄场村约两万亩耕地建设成为数百个40亩左右的“虾稻共作”种养单元。基地按照“六统一”标准来管理和治理,最终实现了六化。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广泛调研“双水双绿”和“种养结合”的模式,从理论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使得团队成员对稻虾养殖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新型农业模式的推广以及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青春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9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