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大学子暑期实践:开展调研活动,助力非遗发展

来源:“潍”爱有你,“鸢”远流长--兰州大学赴山东省潍坊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王雅慧 杜睿

为深入了解潍坊风筝非遗技艺、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寻风筝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以及电商发展对风筝产业的影响,兰州大学文学院组建了“‘潍’爱有你 ‘鸢’远流长”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由王雅慧、王子璇、王雨晴、杜睿、孙伟强、张金悦6名成员组成。自8月1日起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线上搜集资料了解风筝非遗相关知识,通过线下实践调研切实体验风筝文化、感悟非遗魅力。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吸引了众多关注,潍坊风筝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潍坊的文脉,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更是居于此地人们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团队成员自小生活在潍坊,对潍坊风筝有着天然的喜爱与敬畏,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火爆更是让世界看到了潍坊风筝,也让团队成员看到了风筝的独特魅力。

01线上资料搜集,风筝原来如此多样

在进行线下实践前,实践团成员提前在线上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采访稿,为线下实践奠定基础。实践团成员分工搜集了潍坊风筝的流派、形制、以及制作流程的相关资料,面对多种多样的风筝流派与形制,团队成员不禁感叹风筝原来是如此多样的、风筝制作原来是如此复杂的。

02走进非遗,感受风筝的魅力

夏日炎炎,灼灼风华。8月3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杨家埠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团参观了杨家埠风筝博物馆,了解了杨家埠风筝发展的历程与近年潍坊市来为传承风筝文化所做的一些努力。面对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悠久的风筝历史,串式、硬式、板式、软式、立体、特技等各种风筝形制,实践团成员或惊叹其精美或思考其放飞原理。潍坊风筝独特的内容取材也吸引了团队成员和众多游客的目光,有以历史故事为原型的伯乐相马,有以人物为原型的荷花仙,也有以动物为原型的绿寿龟、红寿龟,团队成员纷纷拍照记录,将其运用到后续的宣传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博物馆内风筝合照)

8月3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杨家埠风筝扎制作坊,观看了手工艺人扎制风筝的过程,包括制作骨架、绑扎骨架、裱糊风筝、绘制图案、涂色等,一小节风筝骨架的制作需要手艺人多次烤炙竹子使其弯曲到合适的程度,团队成员在风筝手艺人身上看到了风筝非遗技艺的魅力也看到了风筝制作技艺传承的不易。最后,团队成员在手艺人的帮助下参观了风筝制作的工具、体验了简单的风筝制作。在手艺人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前往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作坊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深入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风筝骨架制作)

第二天实践团对周边的风筝商店等进行了调研,并对一些前往风筝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展开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游客表达了对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力度的担忧,在担忧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杨家埠在风筝文化的保护方面所做出的一些措施。有不少游客表示,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放过风筝,对风筝的相关知识也不甚了解;也有游客认为,风筝作为一项运动,其不仅广受各个年龄段人士的喜爱,还兼具了美术、艺术、力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不会轻易衰落下去。

通过对杨家埠风筝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博物馆以细致丰富的资料、实物等,全方面地展示了杨家埠风筝的历史沿革、辉煌成就以及其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与国际的接壤,充分体现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在风筝文化的传承方面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现代技术的助力。

03电商助力,风筝飞往千家万户

8月13日实践团前往了第二个实践地——王家庄子村,王家庄子位于潍坊市坊子工业发展区,被誉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世界上每10只风筝就有6只出自这里,风筝年产销居全国第一。实践团来到王家庄子村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上各个风筝制作厂的门牌,一条街道上便有七家风筝制作厂,全村加工企业约有300余家。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潍坊市坊子区风筝产业协会风筝办公室,首先采访了山东省风筝协会副秘书长、潍坊风筝协会副会长王铁源老师,在采访中王老师提到“电商为风筝产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由最早的3721到阿里巴巴,再到现在的抖音、快手,风筝村也有非常多的工厂用直播带货的形式进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风筝的销售量,扩大了风筝的销售范围”,在与王老师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网店的开设,带动了村子的就业,风筝的火爆、新闻的宣传吸引了众多游客,村子建起了风筝文化广场风筝博物馆接待游客,在风筝产业+旅游业的多重助力打造了王家庄子村的特色乡村振兴名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王铁源老师)

在王铁源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维军风筝制作厂,分别参观了工厂内三个不同的车间,裁剪、组装、打包,工厂内的工人分工合作,团队成员仔细参观了三个车间内工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对风筝生产制作的步骤、程序有了大体的了解,在与工厂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工厂所制作的风筝不仅销往国内,更有许多风筝在国外畅销。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维军风筝厂)

为更好的了解各地人民对风筝传承的看法,对潍坊风筝的了解程度,实践团发布了两份线上调研问卷,现已收回150余份。风筝是大家放飞的玩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代代手工艺人精神的象征,应该、值得被更多人了解、体验。线下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将自己制作的风筝的视频以及宣传潍坊风筝的视频发布到了网上,为宣传风筝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对潍坊风筝非遗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风筝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潍坊文化的代表,风筝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潍坊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实践团成员表示,传承风筝非遗文化不能只依靠一时一地一人的努力,而是需要世世代代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将风筝文化与地域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传承优秀文化为己任,助力风筝非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前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追寻花都三华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为弘扬与推广花都三华文化,推进文化自信,体现新时代民进担当,民进广州市花都区基层委员会于2023年7月14日早上10点,在三华农家书屋举办“开明文化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期“走进三华村:追寻红色记忆…
聚焦基层社区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党建逐梦小分队以“探索党建引领下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路径”为主题,走进望麓社区,天马社区,金科园社区等典型社区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图为团队…
以繁星点点微薄之力,助力志愿服务进程
2023年7月6日——8月10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由王子尧领队,任真、廉金萍、任香楠、郑梦洁、孙瑞敏、韩晓晓等10名队员,组成暑假“三下乡”队伍——繁星点点志愿服务团,团队成员分别…
成理学子三下乡:探望老党员,聆听党员故事
2023年7月23日,为聚焦党的二十大指示精神,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与“先锋模范人物”相互促进发展的力量,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齐心协荔,宜泸生花”发展成就观察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拿好“关爱高龄党…
汇聚青年新力量,助力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治理是群众家门口的治理,关系着民生、连着民心。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打造更有温度的社区。2023年7月18日,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党建逐梦小分队,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
觅英雄事迹,传红色基因
觅英雄事迹,传红色基因2023年7月20日——8月6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王欣秀、郭佳欣、陈露等5名学生在队长苑丁的带领下,组成了暑期“三下乡”队伍—初心如磐队。小组成员分别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埠子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宪法入人心
旨在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23年8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实践队前往河南省鹤壁市,于卫生所成功举办了一场意在提升公民宪法意识的宣传活动,以促进社区居民对宪法的了解和尊重。宪法作为国…
福医师生重温抗疫故事,传承红医精神
2023年7月25日至26日,福建医科大学“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南安市乐峰镇挖掘党史中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及其承载的红医精神,讲好红医故事,宣传红医精神,领悟红色革命文化,赓续党的…
播种种子,助力文化传承
大学生网报玉溪9月1日电(通讯员郭瑞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号召。7月17日,玉溪师范学院“七彩假期”教育关爱志愿团在玉溪市红塔区玉龙社区开展了为期七天,以…
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彰显使命担当
2023年7月23日,为聚焦党的二十大指示精神,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与“先锋模范人物”相互促进发展的力量,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齐心协荔,宜泸生花”发展成就观察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拿好“关爱退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