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泉州非遗,传递文化薪火

来源:阳光学院阳光学院元宇宙学院 作者:阳光学院元宇宙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非遗文化,7月15日-7月17日,阳光学院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实践队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通过参观走访、交流学习、亲身体验、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泉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

泉州花灯传习所

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溢彩”

泉州花灯是一种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民间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泉州花灯于2006年0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精湛的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成为泉州花灯的“台柱”,也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023年07月16日,阳光学院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实践队前往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林伟忠所在的泉州花灯传习所进行探访。

据悉,林守明和林伟忠父子是这所花灯传习所的主人。作为泉州花灯市级传承人,父子俩情牵花灯数十载,共同设计、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泉州花灯,每年灯会获奖无数。

泉州花灯传习所内景

林伟忠师傅将花灯电源全部接通后,实践队迎面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流光溢彩,虽然空间所摆放的花灯数量有限,但是每件花灯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据了解,2023年除夕,以世界级非遗泉州南音为底色创意歌曲《百鸟归巢》首次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这背景中所采用的花灯纹样设计便是出自林伟忠之手。这幅被央视选上的作品是十二年前设计的《百鸟朝凤》的刻纸镂空图案,也恰好与节目《百鸟归巢》主题契合。

“原本的花灯框架都是由竹篾制成的,现在大多会使用细的钢丝骨架,为了让花灯造型更加有曲线,立体感更加强烈。”在林伟忠师傅的介绍下,我们知道花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大幅提升的背后有着师傅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随后林师傅带大家看了一些简易的无骨刻纸灯,这种基本原材料是纸板,在这些块面上描画图案,用刻刀细心雕刻,板块上浮现出镂空的图案,再把这些板块拼合成灯体,当灯点亮时,属于元宵的气氛就浮现出来了,工艺虽不复杂,但是其中承载着是一代代花灯传承者的创新精神。

林师傅表示,做花灯是项体力活,他现在也在不断研究如何将更多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融合起来,使花灯的情景和人物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尝试使用更多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发出新的造型,新的创意,让花灯继续“活”起来。

在这次探访实践中,实践队发现泉州花灯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可谓“异彩纷呈”。它不仅包含传统的花灯元素,林伟忠师傅还采用了许多新颖的工艺,设计出了富有新意的花灯造型,进一步丰富了花灯的故事寓意。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将更多有关泉州的花灯故事传播到更广的地方。

蟳埔村

来做一回“海的女儿”

蟳埔村,一个距泉州市区10公里的一个小渔村,这里最吸引人的是用海蛎壳搭建的房子,还有浔埔女的头饰也是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里,几乎整个村子的女子都是这番打扮:将头发盘成几圈髻子,用一根象牙固定,再用麻丝缠着花绕住,佩戴着三五种新鲜的或塑料的花朵作头饰,艳丽又芬芳。街头巷尾中时不时的出现“海上花园头上插”的浔埔阿姨,浔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近年来,埔女头饰因色彩斑斓、造型大方在网上大放异彩,获得许多年轻人的青睐。据说这里的居民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尽管历经几个世纪,但还是保留着些许中亚遗风,埔女头饰也成为闽南海洋文化的活标本。

图源网络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走进蟳埔村,探寻非遗文化习俗。为了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穿上独具特色的蟳埔服饰,亲身体验蟳埔女服饰头饰文化,化身“海的女儿”。

店铺的阿姨在帮实践队队员们簪花围时感概地说道:“在之前,穿着蟳埔女服饰的以老人居多。这两年,赵丽颖带来的‘明星效应’,也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和感受当地的蟳埔女文化。”

实践队成员在体验蟳埔女服饰头饰文化

在感受了蟳埔女独特鲜明的视觉标记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后,实践队队员们表示,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一部千年泉州艺术简史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泉州市侨乡体育中心,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多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层展区。

实践队成员在馆内参观

常设展区展出各类非遗展品达650多件,荟萃我市众多非遗保护项目,是国内最大的非遗馆。参观者不仅能看到非遗项目的实物展示、展板文字图片介绍、多媒体演示,还能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演展示,全方位感受非遗魅力。

实践队在馆内近观石雕、木雕、纸织画、木偶头雕刻、彩扎、纸扎、花灯等非遗的传统美术项目,这些传统工艺和技艺的展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骄傲。

同时实践队在深入了解泉州城市建设的文化底蕴后,用新媒体平台开启直播,发挥专业优势,向更多人宣传泉州非遗文化。直播累积观看量点赞量超3万,对当地非遗传承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实践队成员在直播宣传

实践队直播数据

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阳光学院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实践队充分了解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现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实践期间,实践队队员们不仅感受到泉州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还顺带体验了一把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新过程。

我们也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队伍中去,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期图片:阳光学院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实践队

本期视频:黄耿权

本期文案:陈瑜 杨志成 卢俊杰

本期编辑:陈瑜

本期审核:蔡嫣嫣(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4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23级萌新们集合!快来晒晒你的录取通知书吧~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拆开这份沉甸甸的包裹意味着大学生活的帷幕缓慢拉开在此我们诚邀2023级的萌新们参加“晒晒你的录取通知书”活动将这一美好时刻定格记录我们…
揭牌!阳光学院元宇宙学院与宁德市屏南县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揭牌!阳光学院元宇宙学院与屏南县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前言近年来,我校广编学子创作热情高涨,优秀作品频出,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小奖项。在技术不断成熟且具有丰富设备资源的前提下,对拍摄场景的质量要求…
三下乡:以时间为笔 书写青春之意志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转瞬即逝,我很荣幸成为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实践团队中的一员,与团队一起为合肥滨湖和园社区的孩子们开展缤纷课程,呈现七彩假…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第二站-薛村
(二)薛村村背景:1、薛村村薛村村:薛村位于铁门镇北部,全村5个自然村,3263人,党员50人,耕地面积5869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及瓜果等,村民以种植业为主。2、薛村吕氏宅院薛村吕氏宅院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闪闪发光
青春绚丽乡村振兴阳光学院赴三明永安实践队我们的三下乡“乡愁之旅”助农直播、“五一阳光,青春之夜”惠民村晚……2023年7月10日至15日,阳光学院“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在三明永安市五一村开展了为期6…
在新时代让新媒体遇见新农村
在新时代让新媒体遇见新农村阳光学院赴三明永安实践队前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
“高校共青团改革沙龙”第九期干部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要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时效,元宇宙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生干部按时观看8月1日下午团中央高校团学工作领导…
萤火之行,培养动手能力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12日电(通讯员张祎祾)手工课通常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从而培养他们…
风清水绿天蓝梦,红色足迹焕新颜
风清水绿天蓝梦,红色足迹焕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红色记忆薪火传。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为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科学把握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之间的关系,深入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
快来!阳光学子又多了一个社会实践基地
阳光学院赴三明永安实践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为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7月10日下午,阳光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