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财学子三下乡:问天池来时路,展振兴明日图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流萤映竹实践队

大学生网报眉山8月31日电(通讯员 蒋芯)2023年8月24日,为了深入探究青神县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天池村,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流萤映竹实践队成员来到天池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联系了当地村委会的方国军书记和镇领导进行访谈。

瑞峰镇天池村,位于青神县境内岷江沿岸,隐于茂林修竹之中,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萤火虫种群在此栖息并不断繁衍,享有“竹里荧光,人间天池”的美誉。获悉,天池村乡村振兴主要依靠萤火虫旅游业、竹产业及鸡苗养殖业,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农业模式转变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模式,既摆脱了传统落后的农耕经济,又为天池村的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正在采访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 叶染彤 摄

以萤为梦,扮靓生态乡村

天池村的萤火虫旅游等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良好。访谈中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清明前后是观萤高峰期,天池村兰厂沟中大量萤火虫集聚,点点萤光组成“银河”,每日客流量最高峰突破4万人。即使萤火虫本身的珍稀性吸引了大量游客,天池村还积极借助线上融媒体宣传萤火虫夜景,疫情期间,央视萤火虫夜景直播播放量突破亿次。方书记还表示萤火虫只是一个载体,能够增加收入的是住宿、美食等相关产业,天池村之后将延长产业链积极建设特色农家乐和民宿。同时,天池村将践行低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将乔木林改成竹林,增加竹林规模,吸引更多的萤火虫种群在此栖息,不断扩大萤火虫载体的辐射范围,从而增加文旅影响力。

以竹为媒,擘画富民乡村

天池村在青神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完成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全村兴起“种竹热”。不仅是因为当地的生态条件适合培育竹,并且粗放式的竹类产业只需要村民将竹苗种植在山地中就能获得经济效益,既方便外出务工也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天池村进一步通过技术投入扩大竹产业,特别是引进了高产量、强适应性以及用途广泛的“斑布一号”新型竹苗供应当地竹原料产业。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与方书记交流得知,天池村每日预计竹产量达到40吨,年产12000吨,以600元每吨计算竹产业的年收益接近800万,再与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包销合同保障销路,赚“生态”钱。同时,村上还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老百姓只需将土地入股到公司,由公司负责前中后期的开发、运营及销售,解决了砍竹难、卖竹难的问题。

以荫为棚,培育雏凤乡村

天池村利用其丰富的竹林资源,采取独特的林下养殖方式,将鸡苗放养到竹林中,使鸡的品质大幅度提高,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林下养殖地也可通过收购农户鸡苗与其进行合作,为农户带来更高的收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同时,流萤映竹实践队通过采访当地的镇领导了解到,天池村共打造了5个林下养殖点,其中有3个养殖点已正式完工,进入试用阶段。未来,林下养殖模式将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最后,流萤映竹实践队员向方书记请教天池村乡村振兴发展诀窍时,方书记提到“人才、技术、基础设施”是天池村乡村振兴的三大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竹业发展的基础;技术是未来,先进的科技是天池村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天池村也正是坚持这三点才让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与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合影 蒋芯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流萤映竹实践队以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的乡村振兴发展实例为切入点,对天池村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与当地村委会的方国军书记和镇领导直接对话,分别从萤火虫经济、竹产业和养殖业三个方面深入了解了青神县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具体方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可鉴之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萤火之行,培养动手能力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12日电(通讯员张祎祾)手工课通常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从而培养他们…
风清水绿天蓝梦,红色足迹焕新颜
风清水绿天蓝梦,红色足迹焕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红色记忆薪火传。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为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科学把握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之间的关系,深入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
快来!阳光学子又多了一个社会实践基地
阳光学院赴三明永安实践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为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7月10日下午,阳光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
你一定能够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2023年8月1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皖风支教队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前进小学开设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携手前进小学学生们共同描绘未来人生蓝图,共建祖国美好盛景。支教队王楸茹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抒发自…
滁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探寻博物馆内核,弘扬黄梅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支教是一场盛大的赴宴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因为追求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到了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前进小学,他们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皖风支教队。在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中,如何在其中发挥个人价…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赞叹中国奇迹 放飞青春梦想
2023年7月8日下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合肥滨湖和园社区开展了一节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本次课程由志愿者彭启月担任主讲教师,志愿…
驻红色钟源阁,寻美丽中国梦
驻红色钟源阁,寻美丽中国梦2023年7月9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红色记忆,青春之梦”社会实践队借助“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围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
“访红色足迹,学党史精神”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生团体赴苏州、无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访红色足迹,学党史精神”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生团体赴苏州、无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8月24日至8月31日,师范学生团体赴苏州、无锡两地,在无锡吴文化公园和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开展党史学习宣传实践活动。通过…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小小红领巾 童心向党
2023年7月12日上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合肥滨湖和园社区开展了少年先锋队宣讲论坛。本次课程由志愿者朱思宇担任主讲教师,志愿者张晓洁担任助教。人无精神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