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生科院赴铜陵实地调研长江重点流域十年禁渔成效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铜陵市淡水豚保护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安徽省的江段是长江干流里江豚种群最为密集的江段,铜陵市大通郊区有着一处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在大通一千多米的夹江里,如今便栖息和养护着受到保护的淡水豚。炎炎夏日,我们来到铜陵市郊区,乘坐轮渡后步行数公里来到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木桥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江段里活跃的江豚,它们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在水里翻滚撒欢,快活似精灵,忽闪跃动的浅灰色身影,流畅的线型宛如一轮弯月。
“长江在这里拐弯,大海到这里回头。”铜陵市大通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唐宋时期便开始发展建设,成为长江上往来船只的重要避风港口。航运的发展让这里逐渐商贾云集,清末设立的盐务招商局更让这里经贸易发达经济繁荣,至民国时期已有“小上海”之称。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历经战乱和长江水患,大通古镇在凋敝之后又在生态建镇和长江大保护的时代脉搏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古老的石板巷在诉说往昔的同时,正在谱写新的故事。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设立在此。据了解,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也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自2020 年 1 月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来,江豚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也意味着在可期的未来,长江水清岸绿,江豚嬉戏逐浪的美好景象能够得保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