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科学把握高校教师在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振兴中的独特作用,6月30日,由我院指导的田野“守护者”寻踪队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采访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责任专家马翠兰博士等优秀代表,以期深思细悟乡村振兴背景下科特派制度如何走深走实、更上一层楼。
回顾经历,耐心解惑
采访中,马翠兰博士应约从区域特色果树栽培方面向实践队详细介绍自己多年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历、主要进展、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耐心回答队员们提出的相关提问。采访中还具体提到打通技术下乡最后一公里中的重要角色——科技小院。认为科技小院是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通过搭建创新科技服务平台,调动涉农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和基层农技协提供“够用、及时、全面”的产业技术服务,实现建设农业强国要求的“增产、提质、节本”目标。
截止2023年5月,全国有532家科技小院,福建省内33家,6月福建省新增15家,达48家。未来福建省南安荔枝科技小院将充分利用500亩荔枝园平台,建立荔枝主推品种、绿色生态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区,选育晚熟荔枝品种,通过营养诊断制定荔枝高效施肥技术。同时以农民需求为牵引,进行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与服务。
四“零”方式,成功保障
访谈中,马博士进一步分析总结和分享到:“科技小院”要以四个“零”为原则更好服务农户。
一是零距离。科技小院建在村中,出门就是农村和农田。通过多名小院专家和研究生的长期入驻,有助于与农业生产者的零距离沟通,并带领农民一起实施,易形成适应当地生产特点、农民需求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有效解决科技人员与农民分离的问题。研究生们也将在完成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开展问题导向的学术研究,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能吃苦、肯奉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实现育人与用人零距离。
二是零时差。科技小院的成员会在收到农民们有关生产、生活问题或疑问时第一时间回复消息,和农民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向农民们深入浅出地科普对农业有重大帮助的科学生产知识和实用的生产技能,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三是零门槛。马博士表示,当农民们问及科技小院的成员们并不熟悉或者了解不够全面的研究领域时,他们会秉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如实相告实际情况,并会另外去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只有当他们确认信息无误后才会再转告给农民。
四是零费用。技术服务和帮扶都是免费送到农民家门口,但是效果并不会因此打折扣。如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存在问题,科技小院组织相关师生重点研究、重点解决,分门别类,精准建立起粮食、蔬菜、果树、特色产业等科技小院,引导农民进行高效绿色生产,促进作物增产、资源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在采访的最后,马博士表示科特派制度给了科研工作者一个用知识、技术更好、更直接帮助农民进行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同时可与农民个人、农民企业共享科研创新成果、能增加幸福感和成就感,也助力了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则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地提供了一种方式,通过科技特派员长期扎根基层,接触农业生产实际,与农民一同对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新集成增产增效生态技术及开展农民培训、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组织各种示范、推广等活动,服务“三农。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可或缺的举措。队员们也更加深刻领悟到党的二十大有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和要旨,他们期待未来通过相关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更好整合多方力量,促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发展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腾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8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