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公益组织,扬助人精神”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工系返家乡社会实践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作者:樊惟萱 张芳贝尔

助人之心,如春之花绽放,温暖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近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五位成员回到家乡,深入调研当地的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开展了“访公益组织,扬助人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团队大创项目“新发展阶段公益慈善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横向分析对比参考。团队成员利用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定性访谈,探索了这些组织的基本运作机制,揭示了其在改善社会福祉方面所做的卓越工作。

目前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各地也成立了专门的慈善组织。慈善组织的成立需要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指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对慈善捐款的接受和使用,并积极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根据小组成员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慈善组织的善款募集卓有成效,同时慈善组织也在不断探索,总结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募捐形式,发动慈善倡议,组织大型募捐,让募集资金能及时帮助到困难人群。但是,慈善事业的发展也面临困境。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慈善文化建设也相对薄弱,慈善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不利于慈善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的形式切实了解不同地区的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帮助加强当地慈善宣传,努力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呼吁慈善爱心。加强慈善平台建设,提升慈善工作水平,同时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尽个人的力量,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今年暑期,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新发展阶段公益慈善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项目组的五名同学分别探访了上海、长春、广安、赤峰和益阳五地的社工机构以及公益慈善组织,对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发放调查问卷。

来自上海的吴欣昱同学前往上海浦东新区景行公益服务中心实地探访,与中心负责人刘静针对公益组织的发展环境变化问题展开了讨论,负责人认为从组织的层面讲,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生存。因为这是一个半市场化的行业,而政府在其中又具有相对的主导性。这就会导致公益比一般的企业更难生存,又比事业单位更艰苦。在讨论过程中负责人也透露了其创办公益组织的初衷是想在不同角度为社会做一些实事。他说:“我认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层面上,做一些能够实现我们的成就价值取向的事情,就会感到满足。”

团队成员张儒林在长春益友社工机构进行实地探访,通过采访机构负责人王女士得知当前大部分社工机构类型多样,主要针对人群有未成年人与青少年、家庭妇女、残疾人群体以及老年人群体。在民政部正式注册过后的社工机构大多是由政府购买服务并分派到不同社区进行针对性服务。她所在的益友社工机构由个人出资成立,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服务。在采访中她也提到近几年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环境在逐渐向好,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企业参与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不少公益慈善组织依然面临着缺少公益慈善专业人才、技术、信息,缺少社会认同度的问题。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的张芳贝尔同学通过采访当地蓝天救援队的负责人蒋队长得知,广安蓝天救援队曾对多地多种困难的人们施以救助,获得过多个荣誉,队内成员接受过专业训练,并购有专业化救援设备等,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以及队内成员自费的方式筹集资金,并表示资金确实是救援队的主要困难,对于这个困难,希望加强公益慈善宣传,提高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慈善救援当中来。

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的樊惟萱同学通过采访当地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张主任得知,该地的慈善机构是由阿鲁科尔沁旗民政部进行管理,通过募股集资的形式筹集资金,并且根据当地扶贫情况和各苏木书记及当地的诉求进行慈善帮扶工作。阿鲁科尔沁旗慈善组织的业务范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筹募善款、扶贫济困、赈灾救助、慈善救助、公益援助。张主任表示当前该地的慈善组织大多规模较小,政府关注度低,资金筹集规模小,限制了组织的持续发展。对于目前面临的困境,需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完善社区自发组织的慈善活动,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形成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街接和功能互补。加强对现有慈善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增加组织的公信力。

团队成员李茂同学探访的益阳市慈善总会,由益阳市民政局登记管理,是益阳市内影响力最大的慈善组织。她邀请到益阳市慈善总会的主任、中级社工师、儿童性教育公益讲师黄灿女士接受采访。对于如何看待《慈善法》的问题,黄灿认为《慈善法》是我国在慈善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法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它缺乏指导性的细则,很多文件下行需要的细则指引在《慈善法》中没有体现。例如“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其实体现得较少,“表彰制度”也很少有实践。对于“网络募捐”问题,黄女士认为:在市级很少有自己的网络募捐平台,大多是借助其他的平台在做,许多组织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营自己的募捐网站,可以通过其他大的平台,例如腾讯99进行募捐,更为安全。

通过访谈,成员了解到公益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基本为社会或个人捐助,近些年了开通了线上募捐平台,资金数量的不确定性使得公益组织在市场中比其他企业更难以生存,多数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都是在用情怀做事,并在访谈中表达了希望政府指导,协同联动公益组织,进行培育和支持。通过问卷,可以看到多数负责人发扬助人精神,在对组织近年来发展环境问题上,都认为组织发展环境不好,是由于缺乏公益慈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但《慈善法》颁布以来,公益慈善组织认定方式改革将会引起普通大众参与公益慈善热情得到激发,这也是负责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在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通过探讨各地公益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能够深入了解和分析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后续创新项目提供参考。针对问卷数据,团队将更好地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团队还希望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公益慈善组织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福利和民生水平,通过对公众传达公益慈善组织的工作成果和社会效益,可以增强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推动社会贡献和民生改善的进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5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办升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给孩子举办升旗仪式。本着爱国主义教育从升旗开始,支教团提前准备就绪的升旗仪式今天正式举行。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展课外趣味篮球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针对五年级学生举办了“花漾篮球”趣味篮球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激发学习活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行升国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迎着夏日的暖阳,伴着蝉鸣开始了第十天的支教生活,今天正好是周一,实践团组织进行了升国旗仪式。…… 傅雅君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感恩父母,让爱飞扬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让学生写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命题作文。 …… 樊庆惟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郓城“教育关爱实践团”之善美青岛,魅力科大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的支教生活进入了倒计时,团员们对华营小学的学生们有着浓浓的不舍,计划在最后几天里,给同学们讲述一下美丽的…… 王鑫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走进科学,追溯生命"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教育关爱实践团支教接近尾声,为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团员张阳开展了题为“生命的进化”的科学课程。……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让心靠近”心理健康教育

7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 "让爱传递 "教育关爱实践团在武安镇华营小学的第八天,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 宋伟健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为学生展开趣味运动会

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县华营小学“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趣味运动会,第八天的支教生活随着太阳的微升开始了。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石大学子:探寻红色石油,研讨能源转型
为了探寻红色石油精神,石油工程学院旧执报国如初实践队于2023年8月6日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团员青年政治学校,开展了以“低碳路上寻石油新机,石油史中掘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
诗润童心筑梦时,变废为宝汇巧思 ——南师大公管院新叶青协“四艺美育,锦绣龙袍”暑期夏令
为助推新时代文明建设,培养青少年心灵美、行为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叶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23年7月18日在龙袍街道东沟中心社区开展了美育暑期夏令营。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既包含了诗词歌赋…
与“食”俱进强“菌”计划,中量大科创队走进丽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当下,受到资本热捧的预制菜产业正当风口。预制菜属于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河南科技大学三下乡:助力黄河生态保护,河小青在行动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注老人心理健康,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青年网6月3日武汉电(通讯员周启铭)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了解当今时代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助力幸福养老事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社会实践调研队于5月27日来到武汉市湖…
重温抗战故事,回忆峥嵘岁月
为了积极响应“三下乡”活动,我所在的实践团“根正苗红小花朵队”于6月21日集体去往了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开启本次的红色回忆之旅,来了解张家港当地的抗战故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墙上“中华怒吼…
采访慰问老党员,共话党史叙初心
(刘晴)传承红色信仰、赓续精神血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7月18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学习党的二十大,同心戮力跟党走”新时代文明实践调研队于婺源县赋春镇严田村对…
西财学子三下乡:保险兴农暖民心,红旅赋能绘蓝图
中国青年网遵义8月26日电(通讯员张婧芊)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2023年8月20日至25日,西南财经大学“险…
支教温暖童心,真情播种希望
(刘晴)乡村教育就是让乡村孩子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为促进教育公平,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其暑期生活,7月13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学思践悟新思想,笃行建功新时代”赴婺源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三下乡-追寻记忆南雅
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前往参观重庆开州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是中国革命事业和国防建设的伟大先行者,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