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淡泊勤俭继丹青,三代书画永流芳——张树村靳氏世家

来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化被万方实践队

2023年8月,厦门大学“化被万方”实践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开展实践。在张树村驻村第一书记戴立欣和实践队指导老师龚巧彬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前往文化世家靳纪宏家中进行采访,对其父亲靳守恭老先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深入访谈。

技艺精湛,立意深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乡村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土地上生活着的人。靳守恭先生作为农民画的代表人物,深耕于宁夏固原土地,他的画作朴实真挚,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浓郁的乡土气息、新颖的题材、纯朴的造型带给观者以强烈的震撼。

初到家中,靳纪宏先生拿出了其父亲靳守恭先生的工笔画作——关羽张飞读书图。这幅画细节极为细腻,神态栩栩如生,画面布局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留白充分,给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而后靳纪宏先生又拿出了其父亲的画集,详细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其父亲各个时期的画作,包括农民画、国画、漫画、窗花等,并一一介绍了各种画作的特点。在采访结束后,先生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家中墙上挂着的字画,并介绍了其中一部分字画背后的含义和故事。

从靳纪宏先生的藏品之中,我们看到了靳守恭先生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画作。在《回汉一家亲》中,他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出生动的回汉两族老人友好相处的情景,表达出民族大团结的美好内涵。靳守恭先生早年间还擅长漫画,其漫画作品颇具现实意义,体现出他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此外,靳守恭先生在剪纸、窗花、白描等领域也都很有造诣。

靳纪宏先生还为我们讲述了他记忆中的父亲。年幼时,祖父早逝,为补贴家用,靳守恭先生开始学习剪纸,逐渐热爱上了艺术创作,有时候还会用树枝在地上作画。随着技艺逐渐纯熟,他对绘画也更加热爱。文革时期,靳守恭先生因为绘画作品被抄了家,其本人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打压。但靳守恭先生依然坚持初心,坚定地进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身上的坚韧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带动更多人进行农民画创作,靳守恭先生经常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亲身融入农民群体,有时候深更半夜才能回家。他将自己毕生的技艺全都无私地教授出去,全心全意为带动更多人喜爱农民画,为画好农民画而奉献一生。

诗文传家,躬亲教子

“从不管人,也从不溺爱。”靳纪宏先生回忆起他的父亲,“他主张放开手让孩子去闯荡。”靳守恭先生在教育上主张让孩子们自己摸索道路、放心闯荡,始终以宽容的态度教育子女,“小时候他让我去给奶奶买一块布料做袖套,我买错了布料,父亲一点都没有责怪,直接用错误的布料做了袖套。”靳守恭先生将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了绘画,但并没有在这方面对子女进行刻意的培养。子女们一般都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看会的,并且在不断的摸索和练习下逐步掌握了绘画技能。

作为农民画的代表画师,靳守恭先生提倡“诗文教子,耕读传家”。靳纪宏先生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在于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比刻意灌输该怎么做更重要。他回忆道,父亲早年间去参加一些会议讲座时,从不过分在意自己的吃住,常常着一身并不显眼的长衫,手拎一个简单的尼龙袋,毫不张扬。有时他也会因为朴素被其他人看低,但他总会凭借自己的画技惊艳众人。靳守恭先生认为,精神的富足比肉体的享受更加有意义,朴素的外表下往往藏着一颗真挚而热忱的内心。这种勤俭和淡泊的美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靳纪宏老师及其子女:不过分夸耀,不在意名利,不沉溺浮华。他们做到了艺术世家的大隐隐于市,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细致与思考灌注到生活中去、体现到画纸上来。

“我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都是艺术研究生,大女儿在博物馆当馆长。二女儿也在从事绘画工作。我的儿子是建筑行业的,也和艺术关联性很大。”在谈及儿女时,靳纪宏先生骄傲地跟我们介绍到。从祖父到从父亲到子女,一家人的生活都与艺术息息相关。靳纪宏先生表示,他不强求子女们未来的道路选择,艺术道路的选择属于个人爱好,他们如果喜欢,就可以传承下去。

淡泊勤俭继丹青,三代书画永流芳。我们斗胆称靳守恭先生为“乡野派”画家,他与陶渊明一样,居于乡野,也会“悠然见南山”。他淳朴的内心、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农村的热爱全部全部都融入进细致入微的笔画,他的艺术作品记录了乡村风貌的演化,他的崇高精神承载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在祖国的天南地北,还有许多同靳守恭先生一样的乡村艺术家,还有许多同张树村靳氏一样的乡村文化世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正在一点一点地将乡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为现实,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萤火之行,同心同行,携手成长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为缓解家长们“暑托难”的问题,与小朋友们共度一个丰富假期。……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火之行,筑梦于夏,逐梦前行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蝉鸣聒噪,室外枝桠疯长,却总也挡不住艳阳。为丰富儿童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成长与发展地特点……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火之行,快乐学习,你我同行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微风拂过海面,蝉鸣漾入云间,叽叽喳喳声在沙滩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迹。盛暑阳光寸神炫目,模糊了远近的归船。为丰富儿童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满……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萤之火,巧手匠心,趣味手工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夏日的晴空是明媚的,天湛蓝深远,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教室外枝桠疯长,却总也挡不住艳阳。自7月1日起,为了践……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萤之火,七彩夏日,童心同行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夏天的夜晚,几星萤火虫优游来去,为夏夜带来光亮。而萤火之行团队也在用自己的点点微光去照亮孩子们。为丰富儿童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火之行,花儿绽放,向阳而生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蛙声正正,蝉鸣声声。盛夏已至,为丰富儿童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成长与发展地特点和需求,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暑期环境……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火之行——传承文脉·书画传情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暑月蝉鸣,盛夏已至。为丰富儿童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成长与发展地特点和需求,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暑期环境,南京师范……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萤火群光,点亮星辰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曹韵哲)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学生家长“暑托难”的问题,7月3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 ㋛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助力黄河的保护,共建绿色的家园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共建绿色文明家园2019年9月,是黄河治理史上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报道:VR技术玩转课堂,科技种子扎根心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让孩子们切身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孩子们的科技文化素养2023年7月10日上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志愿团…
青春助振兴:热情洋溢迎来客,情满瀛湖建乡风
为实地探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感受乡风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影响,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0日至7月16日走访瀛湖镇,感受民风淳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
志愿者服务|敬老院活动实践活动新闻稿“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的恩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今年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去镇上…
山西之行——实践感悟
为学习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在新时代的新方式,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为了解文物保护在背景下的建设情况,调研中国优秀传统文文化的发展趋势。8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追寻文物记忆,传承助力非遗传…
曲园学子三下乡:体育强国人人参与,青年学子更需先行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兴则国兴。体育运动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体育强国”的号召下,2023年暑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2023·耕读在路上 小种子,大能量,产业振兴在路上
张掖,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6亿多亩玉米大田,近一半的种子产自这里。张掖玉米种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大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大型种业公司进驻国家级制种基地,严…
河海学子三下乡: 温暖乐高促创造,环保积木洒水行
为响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茶叶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茶叶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网讯(通讯员肖芬)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百丈河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让村民享受到了茶产业的红利。湖北第二…
2023·耕读进行时千亩油菜迷人眼,助农富农促振兴
2023·耕读进行时|千亩油菜迷人眼,助农富农促振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对于油菜的一些描述,而油菜确确实实自古代开始就被人们利用来榨油,直到今天为止,油菜依旧是我国不…